有问题就有答案
义乌个体户可以将离岸账户的款项结汇吗
稠州银行NRA离岸账户与义乌个体户怎么结合使用?很多朋友有疑问开了稠州NRA账户为什么156还要开通义乌个体户6991外币账户有疑问,今天给大家说一下3780两者的区别的怎么搭配使用 NRA账户和个体户的区别:1.NRA账户是一个公司抬头的账户,也就说是您海外公司的对公账户,主要用途是方便汇到工厂退税、做信用证、贝宝提现2.义乌个体户外币账户是用法人名字音译比如zhangsan命名的,也可以加上CO.LTD以有限公司结尾,主要用途是收汇和结汇3.NRA账户只能收款转账,不具备结汇功能,义乌个体户账户可以收汇结汇,而且是美金无限额结汇,但是不可以美金提现转账,通俗来说就是不能外汇,所以如果说您的美金收进来需要结汇成那么直接用个体户账户即可,如果说美金需要汇到工厂退税或者说国外客户想把款打入您的公户那就可以使用NRA账户,所以如果需要收汇结汇又需要外汇退税的话,两者可以搭配使用,用NRA收款,然后直接转入义乌个体户外币账户,通过义乌报关单结汇就好了。(稠州银行NRA账户转入义乌个体户外币账户是没有手续费的,速度也很快,一般当天到账)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义乌个体户的收汇和结汇手续费是当前所有外贸收汇渠道里最低的,收汇7美元左右,结汇是通过义乌报关单结汇,大概25到50一万美元,个体户执照也是不登记税种,所以是不用记账报税的。
工作如何转行
说实话,工作转行不是什么好事情,代表了你将失业或者别到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需要从头来过。如果不是说转行,而是创业,这.样才是高兴的事。如果转行就能使人高兴,那我明天就转行,看看有什么可以值得高兴的事。怕的是令人失望,怕的是自己擅长的工作丢了,转到陌生的领域,水土不服。当然,如果你真心的认为你不再喜欢本工作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此行业工作了那么久,还是沒有什么建树,还是老样子。想去换个环境,找个更合适的行业去工作,也是情有可原。祝你好运!心想事成!
聚美优品为什么私有化
提起聚美优品,或许不少男性朋友可能会感觉很陌生,但提到“我为自己代言”这句能与“贾君鹏,喊你回家吃饭”相提并论的流行语,许多朋友可能就会非常熟悉了。而“我为自己代言”这句广告词,也正是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的得意之作。作为一代网红企业,2014年就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聚美优品,如今却已是风光不再。近日,聚美优品发布公告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母公司Super ROI的全资子公司,并已请求暂停股票在纽交所的ADS交易。至此为止,聚美优品在上市6年后,选择了撤离美股。“退市私有化”顾名思义,就是部分股东通过要约收购等,将大量分散的公众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回购后,股东人数减少至私有公司的数量,并从证券市场退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里程碑,能够从公开市场上吸纳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如非必要,退市往往也不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脑海中。事实上,上市公司私有化通常是出于以下几种目的。其一是某些上市公司在经过评估之后发现,在其他股票市场上市将有利于公司获得更好的估值,因此选择退市,这里的典型就是2012年阿里巴巴从港股退市。第二种就是改变股东结构,有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私有化要约来驱逐部分“绊脚石”,例如DELL在2013年谋求私有化退市就出于这个原因。第三种则是有些上市公司不满意股票交易所的监管,希望寻求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而从2016年初陈欧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来看,聚美优品的第一次私有化要约是因为股价被严重低估,私有化后有利于其今后的业务发展。话虽然是这么说,但2016年的第一次私有化要约时诚意却似乎并不是很足,每股7美元的回购价格当时也大幅低于其上市发行价22美元,因此也导致了大量中小股东维权,甚至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了投诉。在一片质疑声中,聚美优品于2017年11月宣布撤回私有化方案。但时过境迁,两年后再度提出私有化要约时给出了20美元/ADS的价格。虽然咋一看这一价格已经与其上市时的发行价接近,但实际上在这次私有化要约发起前,聚美优品按照10股合1股的做法,将1ADS代表1股变为代表10股,也就是说这次私有化的价格是如果按照合股前计算,只有每股2美元。按照正常的情况,此前7美元的价格中小股东都不能接受,2美元显然肯定也没戏,但事实上这次的私有化要约可谓效率极高,聚美优品仅仅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就走完流程。而之所以情况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外界认为,一方面是聚美优品有两年的时间来不断的洗筹码,将反对的中小股东陆续出局;而另外一方面其如今的局面并不太理想,中小投资者的心态也变成了割肉止损,也使得20美元/ADS的该要约价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还溢价了15%。因此业内有观点认为,万般无奈或是聚美优品私有化的真实写照。当年作为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的国内知名美妆电商,聚美优品在那时精准找到了“女性”、“团购”,以及“电商”这三大关键点,成立仅三年后便创下销售额超60亿元的成绩,也一度坐稳了国内美妆电商第一把的交椅,而在其股价最巅峰的时候为39.45美元,市值更是达到57.8亿美元。但聚美优品的高光时刻却像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假货风波揭穿了聚美优品的“画皮”之后,陈欧慷慨激昂用百万巨资来打赌聚美优品的做法,最后被娇兰与兰蔻这些曾经宣称的合作伙伴一一否认。因此外界认为,或许在更深的层次上聚美优品的糟糕局面,是陈欧撇不开“网红”思维在作祟,仍然想靠频繁“刷脸”的简单来获取流量,而没有选择进一步修炼内功。因此在这样一路滑坡之后,如今聚美优品的市值仅为2.27亿美元,甚至不到巅峰时的5%。因此为了扭转局势,聚美优品此前选择跨界转型,投资了母婴类电商平台宝宝树、智能家居领域制造空气净化器,还成立了影视公司聚美影视拍电视剧,但结果大家显然也都看到了,这些业务几乎都没有达到此前的高度。但好在,陈欧押中了共享充电宝这一风口。2017年聚美优品花费3亿元收购了共享充电宝街电约82%的股权,这一举措在当时却并不被市场所看好,甚至还引来了王思聪的嘲讽。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多时间过去之后,在摩拜单车卖身美团,ofo变身老赖之后,共享充电宝却风生水起。而根据聚美优品公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其21%的营收来自街电贡献的“市场服务”业务。因此外界有推测认为,或许在垂直电商领域已经没有容身之处后,聚美优品或许会摇身一变加入到如今火热的共享充电宝领域。而根据艾媒咨询在去年发布的《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中显示,街电的市场份额几乎占据了国内这一行业的半壁江山。既然美妆电商或者跨境电商在淘宝、网易考拉,及唯品会的挤压下,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而共享充电宝却正在起飞之时。因此聚美优品在完成私有化之后,或许陈欧未尝没有将街电这一业务作为核心资产,再度上市的计划。
我是做文员的下班比较早想找份兼职做做,做什么好呢
来点实际的,赶紧上车!试试最近比较火的【抖音极速版】吧,每天无聊时候刷刷抖音也能挣个几十百把块!零花钱差不多啦?
京东要挑战亚马逊商业地位,你是否看好
想超亚马逊?可以啊,前提请先超越国内的BAT截止2018年2月28日,BAT的市值如下:腾讯约为5400亿美元;阿里为4776亿美元;百度为876亿美元;京东为671亿美元而亚马逊目前市值为7322亿美元,相当于11个京东。目前来看,京东超越亚马逊可谓是万里长征,可京东连第一步还没跨出去。说一个最近炒的比较热的事吧,也算是亲申经历。因为看重京东的售后与自有物流,我买东西首选京东。去年我付费开了plus会员,这个plus主打的亮点是每月5张价值6元的运费券,相当于享受每月5次的免运费服务。想在想来,把plus权益设定为6元券,而不是直接6次免费服务,是京东为运费涨价留了的一个“心眼儿”。前几天,我购物结账时发现运费竟然被上调到15元,作为plus用户,我需要用三张运费券才能完全免除邮费。这相当于原先每月5次的免运费权益,降低成了每月1次。除此之外,京东还当方面修改了其他服务权益,并遭到用户强烈投诉:今年1月30日,新浪开通了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截止2018年3月1日下午4点,京东作为关键词的投诉,粗算将近300个,在1284个有效投诉中占比超过20%。这件事,首先反映出京东对客户权益的漠视。花了120多元开通plus的用户,可以被认为是京东的核心用户了吧?裸的剥夺核心用户权益,这简直是作死的节奏。其次,反映出京东运营的愚蠢。最新消息,京东针对投诉做出了优化调整,低于49元的订单可继续用6元基础运费,并在“权益升级”之前,对订单金额低于49元的PLUS用户补差额运费券。但这个补偿,也是在被众多plus用户投诉、被网络热搜、媒体曝光之后的举动。换句话说,如果事情闹得不够大,是不是京东就准备睁一眼闭一眼,糊弄过去了?一个不重视用户、愚蠢的公司,顶多维持“大而不倒”的局面。京东自建物流的得与失可以理解的是,这几年京东组建的自有物流,提升了客户购物的运送体验,值得点赞。但是,自建物流的成本非常之高,京东销售额逐年提升却一直亏损,与物流成本不无关系,京东也在不断放话要提高运费,或者不免运费。但是,凡是都要循序渐进,更不能以侵害用户权益为代价。况且,用户购你的服务时,签署的协议具备法律效应,未经用户同意的更改,虽然能通过法律解释免去责任,但失去的是宝贵的口碑。没了口碑,奶茶再甜也没用。互联网巨头们,Don't Be Evil就OK了我不奢望京东超过亚马逊,甚至不奢望京东超过百度。2014年百度达到巅峰,盈利能力可以与阿里媲美,在全球互联网行业影响力如日中天,还一度被拿来与搜索引擎Google相比,但随后爆出的“魏则西事件”,令百度当年度利润直接掉了34%。Google的口号是Don't Be Evil,也就是“不作恶”(2015年之后改了)。的确,手握巨资、影响力遍及全球的互联网巨头们,只要“不作恶”就OK了。天天喊着超越谁谁谁,不如放低姿态,少侵占用户权益才是真的。
为什么全世界好像只卖中美韩的手机,其他国家的手机哪去了
在悟空问答上的177个问题,只写接地气的科技内容,欢迎关注。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和小米这6家全球年出货量超过1亿台的企业,基本上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超过70%的份额,目前可以下结论:全世界真的只有“中美韩”三国在卖手机。这种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简单来看一看。历史原因与自我奋斗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拥有设计能力”和“实现批量生产”这是两码事情,实验室里生产一部样机出来只要拥有相应设备就可以。但是想要达到百万级别的量产,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个元素一个都不能少。美国“硅谷革命”奠定基础:每一个社会都是从农业到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型,美国也同样逃不掉。美国的科技之所以发达,核心除了二战后收编了许多德国顶级科学家,同时也因为太空竞赛大大刺激了美国工业进步和芯片产业的发展。这一点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显现出来,当时苹果公司就已经开始用成熟的流水线生产制造Macintosh电脑了,每天产能达到了4000台。即使已经实现产业转型的今天,美国依旧拥有全球最智能化的工厂,比如特斯拉组装车间。日本与韩国的电子发展之路:在“二战”中投降后,日本被美国全面接手(其实我国当时也驻军到了日本,后来由于内战爆发被撤回),麦克阿瑟当时全面接管了日本的事务,为了避免日本再次出现军国主义,全面禁止重工业发展。然而走向轻工业道路的日本反而因为芯片发展分到了一杯羹,出现松下、夏普、索尼这样的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500强有149家日本企业。朝鲜战争后,韩国也同样在美国帮助下发展起轻工业,主要是因为资源匮乏,但是也创造出了LG和三星这样的企业(三星背后主要控股方是摩根、花旗等华尔街财团)。改革开发的制造业道路:1979年,小平爷爷画个圈,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改革开放局面。由于的人口宏利,以及对外的招商引资,欧美国家逐渐将工厂全部“迁移”到,把打造成了世界工厂。正是由于这样,除了在制造业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也通过学习西方技术以及不断迭代渐渐掌握了很多关键技术。出现了中兴、华为、联想这样的国际企业。可以说在做手机从“研发”来讲是最轻松的:你可以在华强北找到所有配件,并且联系到后面的供应商。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了目前全球电子行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美日韩手中,然而制造加工技术掌握在手中。也就导致了如今手机产业“中美韩”三国垄断的局面。那些不可不知的小众手机品牌虽然“中美韩”目前占据了智能手机大部分市场,但是通讯领域的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那些老牌欧美企业手中,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虽然他们手机业务已经停止,但是专利费每年都不会少收的。其实即便是目前,依旧有很多过去熟悉的手机品牌还在苦苦坚持着:日本索尼与夏普:夏普,全球顶级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和存储芯片制造企业,手机业务在日本本土很受欢迎,但是基于“日本人不懂交互设计”这一真理,没能在国际市场流行。索尼,手机镜头绝对垄断的供应商,其实索尼手机在设计、做工、性能上完全不输iPhone,还是由于软件体验,全球都卖不好。荷兰飞利浦与英国威图:飞利浦真的不只是卖剃须刀的,毕竟是欧洲第一的电子品牌,产品涉及照明、家电、医疗三大领域,奔腾电器也是它的。但是飞利浦总喜欢出一些老人机以及所谓“护眼屏”机器的手机,卖不动。英国威图,真正的“8848”手机,过去隶属于诺基亚,是当时诺基亚开发的最高端的机器,售价在7W-30W不等,镀金、鳄鱼皮、红宝石,这款手机不是不想买,而是买不起。加拿大黑莓:曾经美国市场绝对的老大,一边嘲讽着iPhone,一边被iPhone挤下了神坛。坚持到今天依旧在发布“触屏+实体键盘”的智能手机,并且搭载了安卓系统。但是由于实体键盘昂贵的成本,导致售价依旧在3000+,但是处理器只配备了骁龙660......或许真的只有真正的信仰才会选择购买。其实最感到惋惜的还是HTC,那才是真正的眼看着走上神坛,眼看着跌入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