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作业本上册答案2019(三年级科学作业本上册测量降水量)

外贸动态 2年前 (2022) admin
176 0

小学数学学的内容还是挺多的!现在教材的版本很多,虽然每个版本的编排顺序不一定一样,但是包括的内容都差不多,到小升初总复习的时候,主要的知识考点基本上一样!这里以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介绍小学数学的内容体系!

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学习?

小学数学学的内容还是挺多的!现在教材的版本很多,虽然每个版本的编排顺序不一定一样,但是包括的内容都差不多,到小升初总复习的时候,主要的知识考点基本上一样!这里以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介绍小学数学的内容体系!

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三,分一分;四,认位置;五,认识10以内的数; 六,认识图形;七,分与合;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九,认识11-20各数;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年级(下册):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认识图形(二);三,认识100以内的数;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五,元、角、分;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二年级(上册):一,100以内的加法和滅法(三);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三,表内乘法(一); 四,表内除法(一);五,厘米和米;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七,观察物体。

二年级(下册):一,有余数的除法;二,时分秒;三,认识方向;四,认识万以内的数;五,分米和毫米;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七,角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上册):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二,干克和克;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五,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三年级(下册):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二,干米和吨;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混合运算,算“24点”;五,年、月、日;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八,小数的初步认识;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四年级(上册):一,升和毫升;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观察物体;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可能性;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八,垂线与平行线。

四年级(下册):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二,认识多位数;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四,用计算器计算;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运算律;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八,确定位置。

五年级(上册):一,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多边形的面积;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小数加法和减法;五,小数乘法和除法;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七,解决问题的策略;八,用字母表示数。

五年级(下册):一,简易方程;二,折线统计图;三,倍数与因数,和与积的奇偶性;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加法和減法;六,圆;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上册):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二,分数乘法;三,分数除法,树叶中的比;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六,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一,扇形统计图;二,圆柱和圆锥;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比例;五,确定位置;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概括起来,分为四大模块:一是数与代数。二是图形与几何。三是统计与可能性。四是实践与应用。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呢?

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

一,一定要注重打好数学基础。

这里的基础包括基础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基础的计算,基础的应用题等等。

二,一定要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把数学草稿当成学好数学的一部分。一份好的草稿纸应该做到以下几个部分。

1,整洁。写字,或者画图都要工整,干净。

2,分区。在打草稿之前,可以把草稿纸分区,横着对折或者竖着对折都可以,一般建议大家竖着对折。划线分区也可以。

3,写题号,按顺序打。尽量保持和试卷相同的结构,从前到后,试卷做到那题,草稿就打到那题,按 顺序打。

4,尽量把过程写清楚。检查试卷也就是在检查草稿,如果草稿纸上的过程很清楚,检查起来就很方便,快捷,准确。

5,养成检查草稿的习惯。

三,在打好基础,打好草稿的基础上,培养数学思想和方法。

总而言之,把数学基础打扎实,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再适当的拔高,会更加的有意义!我是大鹏老师,专注孩子教育!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首先介绍一下哥德巴赫:哥德巴赫(Goldbach C.),出生于1690.3.18是德国数学家(的清代康熙年间),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伯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n>5:当n为偶数,n=2+(n-2),n-2也是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当n为奇数,n=3+(n-3),n-3也是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2013年5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研究途径

研究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四个途径。这四个途径分别是:殆素数,例外集合,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以及几乎哥德巴赫问题。

殆素数

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现设N是偶数,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在这一方向上的进展都是用所谓的筛法得到的。

“a + b”问题的推进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56年,的王元证明了“3 + 4”。稍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2年,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例外集合

在数轴上取定大整数x,再从x往前看,寻找使得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的那些偶数,即例外偶数。x之前所有例外偶数的个数记为E(x)。我们希望,无论x多大,x之前只有一个例外偶数,那就是2,即只有2使得猜想是错的。这样一来,哥德巴赫猜想就等价于E(x)永远等于1。当然,还不能证明E(x)=1;但是能够证明E(x)远比x小。在x前面的偶数个数大概是x/2;如果当x趋于无穷大时,E(x)与x的比值趋于零,那就说明这些例外偶数密度是零,即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成立。这就是例外集合的思路。

维诺格拉多夫的三素数定理发表于1937年。第二年,在例外集合这一途径上,就同时出现了四个证明,其中包括华罗庚先生的著名定理。

业余搞哥德巴赫猜想的人中不乏有人声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在概率意义下是对的。实际上他们就是“证明”了例外偶数是零密度。这个结论华罗庚早在60年前就已真正证明出来。

三素数定理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思考:如果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正确,那么奇数的猜想也正确。已知奇数N可以表成三个素数之和,假如又能证明这三个素数中有一个非常小,譬如说第一个素数可以总取3,那么我们也就证明了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思想促使潘承洞先生在1959年,25岁时,研究有一个小素变数的三素数定理。这个小素变数不超过N的θ次方。我们的目标是要证明θ可以取0,即这个小素变数有界,从而推出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潘承洞先生首先证明θ可取1/4。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没有进展,直到1995年展涛教授把潘老师的定理推进到7/120。这个数已经比较小了,但是仍然大于0。

几乎哥德巴赫问题

1953年,林尼克发表了一篇长达70页的论文。在文中,他率先研究了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证明了存在一个固定的非负整数k,使得任何大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与k个2的方幂之和。这个定理,看起来好像丑化了哥德巴赫猜想,实际上它是非常深刻的。我们注意,能写成k个2的方幂之和的整数构成一个非常稀疏的集合;事实上,对任意取定的x,x前面这种整数的个数不会超过log x的k次方。因此,林尼克定理指出,虽然我们还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是我们能在整数集合中找到一个非常稀疏的子集,每次从这个稀疏子集里面拿一个元素贴到这两个素数的表达式中去,这个表达式就成立。这里的k用来衡量几乎哥德巴赫问题向哥德巴赫猜想逼近的程度,数值较小的k表示更好的逼近度。显然,如果k等于0,几乎哥德巴赫问题中2的方幂就不再出现,从而,林尼克的定理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林尼克1953年的论文并没有具体定出k的可容许数值,此后四十多年间,人们还是不知道一个多大的k才能使林尼克定理成立。但是按照林尼克的论证,这个k应该很大。1999年,作者与廖明哲及王天泽两位教授合作,首次定出k的可容许值54000。这第一个可容许值后来被不断改进。其中有两个结果必须提到,即李红泽、王天泽独立地得到k=2000。最好的结果k=13是英国数学家希思-布朗(D. R. Heath-Brown)和德国数学家普赫塔(Puchta)合作取得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研究历史

华罗庚是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困难在于,任何能找到的素数,在以下式中都是不成立的。2*3*5*7*……*PN*P=PN+(2*3*5*7*……*P-1)*PN前面的偶数减去任何一个素数PN的差必是合数.

家长该如何辅导孩子呢?

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主要是鼓励孩子自己学习,天天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成功的渴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能积极主动去认真看书和专心听讲,这样的孩子就具备学习成绩优异的前提条件了。

很多家长总是陪在孩子身边,教孩子做每一道作业题,因而很多家长感叹辅导孩子几近崩溃!这种辅导作业的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没有激发孩子的热情,孩子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作业不会做,家长自己也辅导不了的时候,就得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孩子就永远在进度上落后于别人。

三年级孩子成绩一般,说明一二年级和学前教育都没做好,孩子学习处在被动状态,一二年级不仅没有学会自学,甚至基本的计算和简单的应用题也学不好,现在把基础巩固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在做好孩子的鼓励工作前提下,检查一下孩子一二年级的薄弱环节,如一年级的计算,二年级的应用题和乘法口诀,在假期给孩子一些针对性辅导,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认真看书,家长可以给孩子出些试题训练。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是在一二年的阶段就学会了自学,几乎不要老师教学,也能自己把书本知识学好。

当然,优秀的孩子也是从出生就开始了良好的教育,不是到了小学阶段才来教育的,等到小学时发现成绩不如别人,那已经错过了孩子的起跑线,孩子就没有了特定的先天优势,也就是智力上会处在弱势,但作为家长总得去面对,都要去继续教育好孩子。

没有做好早期幼教工作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很正常的,但是,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得到较好的弥补,只要方法得当,还是有机会使学习成绩变得优秀的。家长要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更要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这样能更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

家长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孩子成绩不好就是家长不称职的表现,家长加强自身的学习迫在眉睫,多看几本亲子教育的书籍,才能学会如何做好家长,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我从来没有陪孩子做过作业,但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给了孩子,陪孩子玩耍,教孩子学习方法,肯定孩子的长处,表扬孩子的优良表现,鼓励孩子去争取更大成绩,所以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表现得非常轻松自如。

谁实力更强一些?

科大和复旦大学各有千秋,孰强孰弱较难区分,同时两校是同档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一个理工类,一个综合类),没有较大的可比性和竞争性,更多的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中科大,建国后成立的最年轻顶尖学府;复旦,52年院系大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科大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诞生的,受到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支持。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创校伊始就是为两弹一星事业所服务,把科大的成立评价为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建校第二年就成为全国重点大学;钱学森、郭永怀、华罗庚、赵九章、钱三强等一大批最顶尖科学家汇聚科大,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有11位曾在科大任教和担任系主任等职务。

科大建校虽然只有短短一甲子岁月,却走过了许多高校花一百年才达到的地步!中科大如今已是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偏理工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她在高教改革浪潮中屡屡冲锋在前,积极发扬敢为人先的大魄力和追求卓越的大志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中科大首创少年班,首办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培养了首批新博士,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入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数第一,院士和杰青校友产出率第一……

正如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致中科大60周年校庆贺信中评价所言“科学技术大学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建国初期院系调整后从私立大学一跃成为了顶尖高校。复旦大学起源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公学,是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917年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是复旦大学兴旺发展的契机。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文、理科等有关院系并入复旦大学。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的基础学科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集中了江、浙、沪等地区的一批名师大儒,被誉为“江南第一学府”。

以至于今天网上依旧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因为当年浙大就有很多优势专业被整体合并到复旦,所以有一位浙大校友调侃说:“复旦是浙大下的蛋”,因为许多复旦教授是浙大校友,“浙大一开校庆,复旦就要停课”。

如今,复旦大学凭借着院系调整先发优势和上海地域优势已经成长为一所综合性顶尖强校,在2017年最新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获批A类学科23个,其中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史、数学等5个学科获得A+。

中科大小而精办学,立足基础科研助力原始创新;复旦综合性办学,强大人文和医学支柱双管齐下。

中科大一直以顶尖的理学著称,甚至被调侃为“物理大学”,在2017年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中科大以远小于同档次学校的师生和学科体量,获得7个A+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五,“数理化天地生”6个基础学科全部获评A+或A,全国唯一!

仅在上半年就发表9篇CNS正刊,笑傲群雄,也是入选十大科技进展最多的高校。其中,在2013-2015年间两获自然科学一等奖,墨子号、悟空号等成果多次入选十九大报告、国家新年贺词等。

中科大坚持不扩招,成为了教育产业化、娱乐化浪潮中的一股清流,每年1860的招生人数成为了”恒数“,因材施教,立德树人,成就了科大”千生一院士,百人一杰青,七百硕博士“的美誉,也培养了被评为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人物之首的自然杂志发文的最年轻学者曹原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为科技事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复旦大学,是一所创办逾百年的综合性强校,培养了近30万各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近年来,学科建设以争创世界一流为目标,一批优势学科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7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入榜全球前1‰,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就以医学为例,复旦大学医学院源自原来的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实力强大的医学名校,并入复旦大学前就已经通过了首批211工程立项审核,为复旦大学贡献了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共有23个A类一级学科中,其中医学类占了4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学科获得A,中西医结合、药学两个一级学科获得A-。医学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偏居霸都的中科大和盘踞魔都的复旦,都已经步入顶尖、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双方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

中科大,1970年后因为种种复杂因素南迁合肥,但是在艰难困苦中科大却实现了凤凰涅槃,十年代,中科大正是在合肥收割了半数省份理科状元。

中科大和合肥也被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审稿人评价为”二流的城市,一流的科研“,如今两者携手共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酣,在校地合作上正书写着新甲子的新篇章。

复旦大学立于上海,这也是复旦大学最坚强的倚仗,无论是人才吸引和国际办学,复旦更占优势,这也是复旦知名度较同档次大学更高的最根本原因。

科大和复旦在权威国际排名中均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中科大在泰晤士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大陆第3,在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大陆第3;复旦在QS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获得大陆第三,复旦、中科大在QS首次大学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三、第四。

科大和复旦两校人员交流十分频繁。中科大少年班校友、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同志因为突出贡献被追授时代楷模和感动年度人物,中科大少年班校友、复旦管院管理科学系郁培文,作为90后副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成为目前最年轻的国家优青获得者。

复旦大学的前常务副校长、知名校友包信和院士升任科大校长,复旦大学葛均波院士也被聘任为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科大和复旦均是华东五校、C9联盟高校和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合肥也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2019年5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五校”在芜湖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未来,两校合作前景十分广泛。

最后再次强调,两校间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不知道买哪个牌子?

现在老师都会布置一些网上作业,引导孩子学习,但也有了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的危险,无论买什么样的学习机,还需要家长加强管理避免不好的效果。

如果要买的话,我建议支持国产!可以从网络和实体店了解对比一下,综合经济、性能、外观等各因素考虑就可以了,另外我建议学习机只能作为辅助,必须在完成纸质作业之后才可以。

我原来在一家辅导机构辅导过一个学生小学二年级到三年级用的是步步高平板电脑,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语文都不好,期中考试语文50多、数学70多,学生特别沉迷各种网络游戏!为了玩游戏而学习、写作业,如果写到晚八点还没有写好就开始哭闹,不写了谁也没有办法,原因是已经八点了,她妈妈要求他十点必须睡他就只能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了,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我是下半年才接手一对一辅导的,针对这种情况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期末的时候成绩语文78,数学98明显上升。

三年级的时候英语老师经常会布置一些线上作业,说实话现在的英语学习软件做的不错,很有吸引力,设计很多小游戏帮助学生学习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个人也赞成使用软件帮助学习!但这只能是辅助的,这个学生有些本末倒置了,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玩平板电脑,根本管不了,导致其他作业根本无法完成,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建议家长不要把平板电脑带到辅导机构,让孩子回家做家长也管不了,并且希望我辅导孩子完成线上作业,后来辅导效果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依赖平板电脑,其他作业根本就不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没有办法我辞职了!可能是我吧,我真的很无奈╮(╯_╰)╭。

希望家长能重视电子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伪科学?

由于人的脑子是生来就有,原始社会的人,封建社会的人,工业社会的人,人脑子想是没有被限制,例如中医的经络。所以科学不能以脑子想作标准。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社会所拥有的就是石头,石头经过加工,加入了人的思想成为人使用的工具。到封建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这些东西原始社会没有。由于生产出锅,碗之类的产品,中医可以用中药?合在一起煮,这在原始社会是没有的,原始社会没办法将中药全在一起煮。到工业社会,人创造大量机器,这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所没有,人使用机器的生产,是以前社会所没有。科学就是使用人所获得知识,创造生产新的产品的过程。

伪科学就是存在于科学之中,披上科学的外衣,用现象将本质的东西遮住,看似正确的,但不是正确的知识。例如光速测量的齿轮法,测试中用一枝蜡烛的光,如果考虑照明功能,照明距离超过8公里已经是很勉强的事情,但用镜子在8公里距离来回反射,应用数学计算得出约30万公里/秒的光速。明摆着蜡烛?️照亮8公里已经是勉强的事情,却利用数学计算得出约30万公里/秒的光速结论。在使用过程中,测试蜡烛?️中那部分光跑了30万公里。数学帮助了约30万公里/秒,这个得不到客观存在事实支持的光速产生。

最近只是读科学中的光速C约等于30万公里/秒。但总觉的光速C的概念不明确,这个光速C是指什么光呢?假如选定一种有数据可查的光,即汽车照明灯具发出的光,由于汽车灯光能照多远有数据可查。光速C约等于30万公里/秒。由于现在大量使用汽车灯光,光的照明?功能就被清楚表达出来。网上复印:"大多数车灯的近光灯照射距离是30-40米左右,远光灯的照射距离是100米左右。 如果照射距离太近,晚上开车所能看到的距离也近,不利于行车安全。 如果照射距离太远,因为光照强度有限,整个前方的道路都会显得不明亮,地面上低矮的物体和坑洼地方会看不到,也不利于行车安全。"如果按照车灯只能照射很短的路程,光速C约等于30万公里/秒无法解释汽车灯光:照射的距离。对于光速测量的方法应该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方法。最近在读测量光速的旋转齿轮法,认为这只是光在两个 定点来回运动,不能产生出超出定点的距离。用这样的例子,有火车站A与火车站B定点距离1000公里,无论火车在两定点之间怎样以不同的速度作来回运动,都无法改变两定点距离,计算得出如2000公里的距离,这2000公里距离在这样的测量方法中是不存在的,光速用两定点来回运动测量得出的超出实际距离,也是一种没有存在的距离,是无法证明的说法。

⭕️定点A一一一1000公里一一一⭕️定点B

速度✖️时间=距离,距离➗时间=速度,

在测试过程中,距离是不变的因素,速度是可变的因素,无论速度如何改变都无法改变定点距离,产生超出定点距离的另一距离。

光速1秒约30万公里,30万公里就是距离,这30万公里距离,无法在很短的两定点距离来回运动获得。

假设:火车?每小时以100公里,1000公里,2000公里,速度前进,

100公里速度✖️10小时时间=1000公里距离。1000公里速度✖️1小时时间=1000公里距离。2000公里速度✖️0.5小时时间=1000公里距离,这一式换算成时速,1000公里距离➗0.5小时时间=2000公里速度,这2000公里距离是不存在的,计算速度是以单位时间作基础,在两定点距离小于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时,使用单位时间计算就是增加了定点之外的距离,但这个增加的距离已经超出整体的范畴,再如某一个人的手臂?只有1.5米长,无论伸缩多快都不能超过1.5米,都不能得到距离超过1.5米的限制,如果手臂1秒钟伸缩10次,写作:1.5米✖️10=15米,但这15米不能代表手臂能伸出15米,同理光速测试是使用来回运动,不能代表光能直线前进约30万公里/秒的距离,只能说明在两定点之间的一个速度,超出两定点,这速度没有存在任何意义。

假如测试是以坐标原点开始,一直到10公里处定点反射,那么可以展开光通过的运动。

⭕️光由坐标原点开始向前运动➡️到离坐标原点10公里外反射定占,速度=距离10公里➗时间,然后光向原点回来,与原点重合,距离为零,速度=距离0➗时间=0,如此继续,测试光从来没有走出10公里处。

网络复印:下面介绍的是旋转齿轮法测量光速。(1849年费索成功使用此方法测得光速)

在晴朗的夜晚,在十公里(反正越远越好,前提是望远镜能看清,当年实验时是8公里)外放置一面镜子。点燃一只蜡烛,调整镜子角度,让烛光恰好被反射回来。为了让光不要发散的太厉害,肯定要使用一些光学透镜进行聚焦,这些细节就不提了。

接下来就是非常精彩的实验了。

在烛光与镜子中间摆放一个大齿轮。大齿轮的每一个齿都能恰好挡住烛光,而齿之间的缝隙又能透过烛光。高速转动齿轮,这样在远处的人看来,烛光就是在高速闪烁,一会亮一会灭。

现在让观察者站在齿轮后面,透过齿轮缝隙来观察远处镜子的反光(可以架个望远镜调好焦距,透过齿轮边缘上的某个点瞄准镜子)。

光反射回来的时间是确定的,但是齿轮的转速是可以调整的。发出去,反射回来,这个时候齿轮也转了一个角度。某些转速下,每一次烛光反射回来,都会被观察者面前的齿轮恰巧挡住,这样观察者根本看不见镜子里的烛光;而在另外一些转速下,每一次烛光反射回来,观察者面前恰巧都是齿间的缝隙,观察者就能看到反射的烛光。

随着转速改变,观察者会看到,镜子中的烛光忽明忽暗。观察者看到镜子反光全灭的条件是

[公式], 式中[公式]代表观察者对准的齿轮位置与烛光对准的齿轮位置之间的相对角度,N为齿的数目,n为任意整数

齿轮的转速是容易测量的,我们只需要测量相邻两次看到反光全灭时齿轮转速之差就行了,即

[公式]

即可确定光速c

我们家长应该怎样督导她啊?

题主你好,三年级的小女孩,很马虎,不主动学习,小学六年已经过半,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定会焦虑不安,心有余而力不足,无从下手,一不小心适得其反。家长要找到孩子学习马虎,不主动学习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才不会治标不治本,隔靴搔痒,甚至适得其反。

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马虎,学习不主动的原因:

1、做题马虎,答题不会做,小题总出错,实际上不是孩子马虎,而是孩子基础知道掌握不牢固,甚至不到位导致的。

2、做作业时态度不认真,心不在焉,马马虎虎,主要是贪玩,看是在做作业,实则心里总想着和学习无关事情,盲目追求速度,匆匆了事,难免会出错。

3、“思维定势”在起作用,缺乏观察、判断能力,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4、学习不主动,贪玩不爱学习是孩子们的共性,源于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5、不主动学习是因为孩子学习没有目的性和责任感,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家长督促不到位,或者是家长过多干预,都会造成孩子学习主动性差。

6、没有成就感,做作业老是出错 ,被批评,感觉自己做作业的时候不是“好孩子”,所以排斥作业,排斥学习。

以上6点是我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进行的初步分析,家长可以参照一下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到孩子马虎,不住动学习的原因。

找到问题的源头,那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解决现在的问题,改善处境呢?我给你提供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建议之一: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孩子马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孩子帮助和指导。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懂得认真完成作业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促使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一丝不苟的对待学习。

1、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

让孩子学会“专时专用”,玩要玩得舒心畅快,做作业要专心致志,绝不分心。但是,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娱乐和休息时间是不可忽视的。

2、帮助孩子养成认真仔细的作业习惯

家长要告诉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要仔细看题目,把关键信息圈起来或者画出来,认真想问题,做作业先是求对、好,然后才是求快,质量第一,速度第二。平时要督促孩子“审题三遍,再动笔”,养成认真审题,认真复查的好习惯。

3、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

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把错题集中记录下来,然后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出做错题的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缺点的自觉性很有好处。

4、用目标激励孩子上进

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制定减少“X”的近期目标,并辅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X”,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X”,直至消灭“X”,。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者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养成好习惯。

建议之二: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要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只是某一科的成绩。用过速读记忆训练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思维等都有很好的帮助,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速记软件进行学习。

2、从孩子的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管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趁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效果比较快。比如: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3、家长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性不够,所以好动爱玩,再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是一个缓慢的事情,因此家长不要过于急于求成,以免适得其反,造成负作用。

4、家长对孩子要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打骂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别人认可时,他们会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或进步后,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让孩子知道成功是多么的快乐。这种温和的表扬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建议之三:家长要改变自己,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和

1、比昨天好——唤起主动,自性觉醒

什么是“比昨天好”呢?就是字面意思,让孩子每天都自我感觉今天都比昨天好,哪怕只是好上一点点,那也是可喜可贺的大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比如:今天早上,孩子起床比昨天快了30秒(哪怕只有30秒,家长也要创造出这个“进步一点”)家长要及时给予反馈:哎哟,孩子,你很棒,比昨天快了30秒哦!不错不错!让妈妈猜猜看,明天会快多少呢?1分钟?2分钟?50秒?咱们明天早上见分晓,看看妈妈猜到了没有。

家长千万不要拿孩子和任何别人家的孩子比,那不是对主动性和自身能量的唤醒,而是逼着让他睡得更深——谁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想想我们自己,从小到大心里最讨厌、最崩溃的是什么?就是父母嘴里永远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进行比较,让每天进步看得见,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正面管教——无负情绪,中肯陈述

什么是“正面管教”,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小学生已经不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他们已经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他们需要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父母应该给予他们最好的帮助,是“唤起主动”的引带,是“和善而坚定”的引证。

比如:孩子做作业,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但是孩子不记得周长公式,怎么办?有些家长肯定是让孩子背上或抄上50遍公式,就不会忘了!其实不然,可能孩子根本不理解周长公式。

家长正确的引导方法就是帮助孩子自己亲手验证,比如取一张A4纸和孩子做个游戏。

第一步:数一数A4 有几条边

第二步:找出哪两边是一样长的

第三步:剪出四条边,即按照A4纸的四条边长分别剪下一小条

第四步:把四个剪好的“边长”一个一个铺开,连成一条线

第五步:引导孩子自己量一量这条直线,然后再把“边长”拼接到A4四边

到这一步,孩子就会明白,长方形周长=(长+宽)X2,不行就多做几次,加深印象。

面对一个蓬勃鲜活的小生命,任何方法都是微未小道,只有来自父母的接纳、共情、真实的“爱”才是无上王道,正面管教,无负情绪,中肯陈述。

3、树立榜样——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

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一段时间,多关心孩子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父亲是男孩人生之初的榜样,母亲是女孩人生之初的榜样,成长之道,就是帮助孩子将蕴藏在身体内部的能量以及性别能量尽可能的释放出来。女孩子就要像母亲一样,像月亮一样平和、含蓄、流动、圣洁且奕奕向荣。

综上所述,孩子学习马虎,不主动,要做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治标治本。家长要一点点投入精力在里面,家长的自我赋能以及教育方法提升,对孩子主动学习尽头的提升有很大推动作用。家长要改善自己,控制自我情绪,做好榜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才能彻底根治孩子的问题,达到最终目标。

我是丝雨润春风,希望能帮助你改善孩子的问题。

适合三岁左右孩子读的绘本有哪些呢?

乱教育不如不教育,乱读书不如不读书。读书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孩子的时间非常宝贵,在语言敏感期吸收优秀的经典图画书,会更很容易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

下面这个书单,是在几百本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书中精选出来的,也许不是最全面,但确实是为孩子精心筛选的好书。

这些书入选的理由很多,但我觉得最大的理由就是有趣,读来让你和孩子感到身心愉悦,能够吸引孩子们持续阅读,从而喜欢上读书。

当然提供这些并不是说要你们盲从书单,只是为提供基本输入,在你对书有了广泛了解后,然后观察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形成自己的书单。

一直坚持给孩子亲子阅读的爸妈,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书。这里我想说一点,亲子阅读的主题是孩子,大人应该是配合孩子来读书,请给孩子多一点选择权,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看的书、适合的阅读及时间。

一、不打断故事的连贯性。

二、不提给孩子压力的问题,如看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类似的?

三、提问的目的是增加故事的吸引力,造成悬疑,增加阅读的兴趣。

四、有些问题不需要孩子的回答,只是让孩子带着悬念往下看。

五、对于孩子回答错误,不急于纠正,而是让他注意在后面的故事中找找答案,更不可以责骂。永远记得,阅读的主体是孩子,阅读的是一种快乐体验!

1、简单直白的对话。3—4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爆发期前的准备期,还不适应长句子和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不过已经对阅读有了兴趣,特别是重复课预测性的故事情节。比如《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重复的情节让孩子找到阅读的。

2、开始注重文字与图画的结合。孩子对书有了整体的认知,开始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并对于图画中的“彩蛋”乐此不彼。比如《14只老鼠》里面大量的细节。

3、会从图画书中寻找角色认同。3—4岁进入了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时期,在社会化的交往中开始有了好恶之分,会从图画书中寻找角色认同。比如内向的孩子看《胆小鬼威利》,会从中得到让自己强大的力量。

4、对类型书产生浓厚兴趣。比如男孩喜欢恐龙书、汽车书,女孩喜欢仙女书、公主书等。

1.《 大卫上学去 》

入园、规矩、人际关系

对于爸爸妈妈而言,童年都有一个大卫的影子。对于一个精力充沛的捣蛋鬼,爸爸妈妈和老师固然是又爱又恨,但这本书传递给我们的绝对是爱大于恨。

它提醒我们,要从小孩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纠正、规范他们的过错时,尝试采取宽容与理解的态度,除了应有的处罚外,也不要忘了适时地表达爱。

对孩子而言,孩子能在大卫身上看到自己,会笑,会更了解自己,会更理解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惩罚”,会无形中理解“规矩”不过是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

2.《 小仙女爱丽丝 》

女孩儿版《大卫,不可以》

提起《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卫,大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呀!那真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小男孩啊!”而小仙女艾丽丝简直就是女孩儿版的大卫,沿袭作者一贯可爱顽皮的风格,小仙女艾丽斯健康活泼、精力旺盛、聪明淘气、满脑子仙女幻想,她可以施展魔法,将白衣服变成红衣服,用仙女粉把麦片变成蛋糕,变出一套新衣服安慰爸爸……

在这本书里,作者大卫•香农以父亲的眼光来讲述小女孩儿的故事,小仙女艾丽斯的精灵古怪、奇妙可爱,也正是所有小女孩们的翻版-正因为太贴近她们的生活,怎么可能不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呢?

3.《 胆小鬼威利 》

让孩子变得强壮勇敢的秘诀

我真是爱极了安东尼.布朗的书!

这一次给大家推荐的这本《胆小鬼威利》,相比别的图画书更别具一格。威利的淳厚友善是美好心灵的写照,他变强壮的决心和行动的毅力又为孩子的成长所必不可少,爱欺负人的小混混们也许可以从中获得教训,而作品的幽默当然会让我们少不了一场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作者在图画中渗透出来的强身的理念、健康的内在、积极向上的追求、自我的体认……相信无形中会引入孩子的脑海中!

已经给许多孩子讲过这个故事,这次把它推荐个你,跟孩子一起看吧,让孩子在笑声中变得勇敢!

4.《 疯狂星期二 》

培养孩子疯狂的想象力

这本书对于孩子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是书中梦境般的故事展现。在夜晚飞翔的青蛙,乘坐的荷叶好像阿拉伯神话故事中的飞毯。精美独到的画面是图画书的一大特点。而像大卫•威斯纳这样的创作者,在精美图画的基础上,更融入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胆幻境。

对于成人来说,他所描绘的这些画面可能有些匪夷所思,再加上没有文字的描述,令很多成年人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会感到不明所以。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却让他们一眼就能明白图画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并且发自内心地感到这些场景简直就和他们时常在梦境或幻想中出现的情节一模一样。

5.《 猜猜我有多爱你 》

孩子,你永远不会知道我有多爱你

我曾经尝试过去创作绘本,所以非常清楚,不是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都可能写出像《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样一本书的。

它太优秀了。所以我阅读到的时候除了感动还有吃惊。作者那么有方法和想象力,让两只兔子用这样的表达着自己的爱。

孩子们都应当学会对爸爸妈妈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有这么多!”如果没有他们爱父母、爱长辈、爱一切尽了心的抚育者的远到月亮那儿的感情,那么大兔子的“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又怎么会有?怎么延续?生命里遗传的神奇也是有生命的理由的。

我好喜欢这只小兔子。

我每一次朗读到这“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的最后一句,都想流泪。它是一点儿也没有夸张的,可是它却让我们感动得吃惊了。愿你们也能感动。

6.《 生气汤 》

教你如何面对孩子的愤怒

经常有妈妈问我,孩子爱生气怎么办?其实生气,本就是天赋,不应该孩子的情绪,而是要教孩子学会自我疏导。

当孩子生气,发脾气之后,除了帮助孩子识别情绪,接纳孩子情绪和感受之后,要做的恐怕是及时提供小孩适当安全的发泄管道,防止正常的负面情绪演变成真正具伤害性的行为。

谁都有非常生气的时候,看看这位智慧的妈妈,在孩子生气时,煮上一锅汤,对着它大吼大叫、瞪眼吐舌头什么的,不知不觉间愤怒被排解了,心情也舒畅了。来看看绘本《生气汤》的魅力吧。

7.《 挖鼻孔的大英雄 》

孩子看了它再也不挖鼻孔?

是不是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就很爱挖鼻孔啊,而且这个“恶习”还屡教不改,妈妈们一定对孩子这个行为好头痛,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挖鼻孔的大英雄》,在爆笑逗乐的同时也许能够得到改善奇效哦。

天马行空的想象,有点恶心,却又不无道理。不用担心孩子会以鲁鲁为榜样,而变本加厉的挖鼻孔,因为实际情况皆大欢喜,孩子在欢笑中明白了挖鼻孔的恶心,就会减少这种行为呢。

8.《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认识动物

读这本书,小朋友绝对不会拉长脸孔。

因为这是本太有趣、太有想象力、太有创意的书!为什么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因为一条蛇会穿不上裤子,一只羊会把衣服当午餐吃掉,一头海象穿上衣服总是湿答答的……它告诉孩子为什么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因为那正是动物自己的衣服。

图像与文字搭配,充分展现出幽默感;且其中融合了动物的特性,可让孩子发现!发现!再发现!里面的各种动物都穿上了衣服,真是花样百出,让禁不住发出开心的笑。

9.《 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

大灰狼教孩子来分享

当大灰狼遇到一群小猪,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

当然是饱餐一顿喽。这时你脑海里浮现出的一定是《三只小猪》和《小红帽》中狼的形象。但宫西达也故事中的大灰狼可不是这样呢。书中这只可爱又健忘的大灰狼,就像一个爱丢三落四的小孩,孩子在笑声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颠覆了传统的大灰狼形象。

另外,这只很愿意分享的大灰狼也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10.《 三只小羊嘎啦嘎啦 》

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会机智和勇敢

三只山羊智斗恶魔的故事,采用民家故事的形式,很欢快的描述了一个简单又有趣的故事。

三只山羊不同程度的勇敢表现会激发孩子面对困难的智慧和勇气。留心孩子在听故事时与孩子眼神心里的交流,妈妈可以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不自觉间变得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里的“山怪”呢。

爸爸妈妈们,书中的象声词是模仿动物声音和动作的重要提示,是孩子的乐趣所在,读书时不能错过。三只山羊的故事适合角色扮演,所以如果在家里由一家人参与演绎,一定会是愉快的体验。

11.《 狼大叔的红焖鸡 》

带孩子感受向善的力量

这本《狼大叔的红焖鸡》中,虽然画的是坏蛋大灰狼,却突破了传统观念里大灰狼的形象。

特意将他画成一个具有拙趣的模样,表情多变、动作喜感的形象,淡化了大灰狼原来的恶形恶状,让幼儿不会心生恐惧,进而接受这个角色。并随着狼大叔的各种丰富表情、一举一动,使幼儿对于狼大叔,由初始认定的“大坏蛋”,慢慢改变了印象,开始期望他改过向善,变成大好人,感受到向善的力量是多么可爱啊!

12.《 我讨厌妈妈 》

听听孩子内心的抱怨

光是名字就让人惊奇,小兔子对妈妈满腹牢骚:没帮他洗袜子、乱发脾气、一直催他快点、不准他看动画片、礼拜天赖床不起让他饿肚子……最令小兔子不满的居然是——妈妈不愿和他结婚!小兔子气得想离家出走,但终究还是离不开妈妈的爱。

我相信小兔子对妈妈的抱怨是真实的,因为妈妈平时对孩子的爱,细微而具体,孩子可能感受不到或者觉得理所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对大人的“不是”却常常记得很清楚,甚至可以说得比小兔子还多。

所以,我希望和孩子共读这本书的父母,不要哈哈一乐了事,可以用书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问一问孩子:你觉得爸爸妈妈有什么“讨厌”的地方?你觉得有哪些事情会让你感谢妈妈?只有孩子认识到父母的不易,他才会珍惜父母的爱。

13.《 爸爸,我要月亮 》

看爸爸如何宠溺女儿

显然,《爸爸,我要月亮》只是童话。不过同样是童话,有的人喜欢多掺入一些知识、道理与寓意,有的人则更渴望保持其单纯,甚至是看来毫无意义的荒诞的单纯。

可是如此简单的故事、看似随意的插画竟然真的能打动读者。一位出版界的前辈朋友说过,她之所以选择做图画书,就是因为忘不了第一次读到《爸爸,我要月亮》时所产生的深深的震撼。另一位朋友的四岁男孩,第一遍听完这本书,就立刻激动地跑到阳台上到处找东西,问他要找什么,他说:要帮爸爸找梯子!

这我深信,奇妙的书会产生奇妙的力量。也许你也可以和你的孩子尝试一下。

14.《 我有友情要出租 》

朋友需要自己去寻找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主动去结识新朋友的经验,再加上很多家庭都住在公寓房子或高楼大厦,可去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少,更大大地降低他们结交朋友的机会。因此,很多小孩都不知道怎样去认识新朋友,进而和睦相处。

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一般的小朋友,孤单寂寞,却不知如何交朋友。图画里陆续出现许多动物,有狮子、长颈鹿、鸵鸟等等,表示森林里并非没有友伴,他们也渴望交朋友,却羞怯地躲在一旁,让猩猩感到孤单。

因此,阅读时不妨鼓励孩子们细心找找图画里的动物,通过这一游戏让他们明了: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15.《 阿文的小毯子 》

解读宝宝的“癖”

每个孩子都有一件或是布偶、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那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提供安全感的“东西”,更是亲密的“朋友”。

有人戏称《阿文的小毯子》是个“小小癖”的故事。实际上,很多小孩子在特定的阶段都会“移情”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件上,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心理发展,强行“纠正”,就会使孩子的敏感期得不到充分满足,甚至会影响到成人后的心理健康。

16.《 南瓜汤 》

在中找到爱和友谊

第一次看这书的时候,我承认我像个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的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连着读了三遍。好故事!读的过程中,内心暖意涌动,故事简单却充满哲理。

猫,松鼠和小鸭子,他们是朋友,他们负责各部分的工作,他们相互合作,但是有一天鸭子打破这种平衡,发生后离家出走了。之后的过程写得一波三折,真实、生动、丰富!通过猫和松鼠的流泪、寻找、害怕、猜测和最后的狂喜、无原则的忍让,体现了大孩子们的发自内心的真爱。这种爱和友谊,是极其感人的。

17.《 三个强盗 》

坏人也可以变成好人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这个故事实在不是只在那儿责骂强盗的。它既是在说一个奇怪的故事,几个奇怪的人,也是在指出着很多人身上都有的“黑影子”,提醒很多的人,要清楚自己“努力’’是为了什么,“得到”又是为了什么。

三个强盗终于知道要用财富来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了。他们知道要这样做,是因为女孩子芬妮的疑问和提醒。

作者汤米•温格尔是想向孩子们传递这样一种现代的思想:坏人的恶,不是与生俱来的;好人的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坏人可以变成一个好人,同样,一个好人也可以变成一个坏人。

18.《 我觉得自己很棒 》

自信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书中的主人公,这个可爱的“小老鼠”是一个乐观、独立、富有个性的孩子。他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他尽可能地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有一点“我行我素”。这是一个多么阳光,多么自信、多么令人钦佩的孩子啊!

这本书,不仅向我们描述了自信的孩子的样子,还是孩子对家长的宣言:我就是我,爱我本来的样子会让我更加自信。

19.《 好朋友 》

打破孩子交友恐惧

小猪波波、小老鼠强强和公鸡咕咕是好朋友,它们认为好朋友是永远不分开的。它们在一起玩耍,一起划船当海盗、一起摘果子吃,甚至要一起睡觉。但是老鼠洞太小容不了它们的体积,鸡窝里的木架承受不了它们的重量,而猪窝有异味又让它们受不了。最后,只得各回各窝睡觉。梦里它们依然会相见。

看过很多写好朋友的书,大多打的温情牌,看完令人心有触动,这本三个好朋友却偏有点另类, 捧腹之余却回味绵长。

20.《 小老鼠和大鲸鱼 》

让孩子懂得友爱和尊重

小老鼠和大鲸鱼,这两个在外形和习性上完全不同的生命,在小老鼠遭遇危难时相遇,他们彼此欣赏和尊重,获得真挚的友谊。当大鲸鱼遇难时,他们相遇又分离。

在这个小老鼠和大鲸鱼的故事里,不仅讲述了一个友谊的故事,还引发了读者们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爱的理解。

21.《 小魔怪要上学 》

让宝宝爱上读书

小魔怪是食人魔的孩子,可是他和父母不同,他不吃人,他羡慕人类的小孩子有那么多游戏的方法,有那么多玩耍的快乐。有一天,他捡到了一本书,决定要去上学,“破译”书中的秘密。从小魔怪上学这天起,一切都改变了。当他学会阅读,念着书上的故事时,把食人魔爸爸和妈妈都吸引过来了,最后不但小魔怪每天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水果蛋糕,连小魔怪的同学和食人魔爸爸妈妈也全都变成好朋友了呢!

22.《 魔法亲亲 》

一个让孩子安心去上学的秘密

入园的孩子正在处于一个模仿的敏感期,父母的行为言语直接决定着孩子是什么样的心态和行为,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正是如此。 而浣熊妈妈聪慧的行为不仅解决了小浣熊的焦虑,更是做出了榜样和力量,从而激发了小浣熊心中爱的力量,他开始回报给妈妈。

小浣熊该上学了,浣熊妈妈送给小浣熊一个“魔法亲亲”。小浣熊好喜欢他的“魔法亲亲”,他知道,不管到哪里,妈妈的爱都会永远和他在一起。

好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爱,而是我们不善于表达,其实表达很重要对,表达是最直接的让对方感知的方法,所以我们都应该向浣熊母子学习。

23.《 不要随便摸我 》

教孩子免受性侵犯

调查表明,80%的儿童性侵犯事件是由熟人所为,所以,只是对孩子们说“要当心陌生人”是不够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性侵犯,可能会来自孩子崇拜的对象、熟悉的朋友,甚至可能是家人。因此,受到性侵犯的孩子常常会有“我是共犯”的错觉,不敢把事情告诉别人,担心自己会因此受到惩罚。

万一孩子告诉你有人对他做了性侵犯的行为,你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话;其次,你要让孩子明白:发生这种事并不是他(她)的错,把事情说出来是正确的;再次,千万不要让孩子和那个可能的性侵犯者当面对质;最后,你可以向警察或者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寻求帮助。

爸爸妈妈在陪宝贝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和宝贝多一些互动,多一些像故事里的模拟练习,让宝贝更加深刻地理解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24.《 忙忙碌碌镇 》

让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好书就是好书,是金子都会发光!这套书侄子们一过3岁我就给他们买了,他们一直很喜欢,几年六岁了,还是不是会拿出来翻翻,还会兴致勃勃地复述书中的情节,这时我不把它推荐给大家,都对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了。

这套书一共四本,孩子最喜欢的是《轱辘轱辘转》和《忙忙碌碌镇》。这套书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引领孩子在想象中自由翱翔。我总是被孩子不经意的快乐所感染,总是被孩子天真的想法所感动,和孩子读这样的书让我们快乐。

25.《 14只老鼠 》

美醉了的大自然

这真是超美的一本书!有妈妈请我推荐关于大自然的绘本,脑海中马上出现了这本书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本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图画书。

这套书在日本再版了100多次,流传了20多年。这套图画书的魅力在哪里呢?一是美丽的大自然,二是温暖的大家庭。阅读它最大的快乐,就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一个一个地去寻找谁是老大,谁是,红蜻蜓在哪里,海棠花又在哪里……

14只老鼠这套书是孩子们探寻和体验的乐园,通过孩子的反复阅读,增强了孩子们的思辨能力,活跃了想像力,丰富了感情。十四只老鼠在一起,可以观察、发现、寻找和探究,而孩子可以在阅读中获得鼓励和评估,获得满足建立自信。

26.《 小兔汤姆 》

孩子的成长好伙伴

“小兔汤姆系列图画书”囊括了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腻刻画了小兔汤姆天真、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故事,却已触动到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

给外甥买了这套书,小屁孩喜欢地不得了,去哪里都带上一本,随时随地地要求你给他讲,汤姆上幼儿园,汤姆去农场,汤姆骑自行车,汤姆住院,汤姆的外公去世了,各种各样的,让孩子体会各种感受,非常棒!小兔汤姆就像是孩子的邻居伙伴,孩子在感受汤姆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能在汤姆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27.《 11只猫 》

幽默、有趣,符合孩子天性

11只猫跟孩子一模一样,越是大人禁止的、不让做的,就越是要做。然后果然就吃了亏。但是,吃一堑长一智,到了最后终于变得不那么鲁莽了。故事的情节非常好懂,故事里的形象,例如这个叫呜嘿啊哈的大怪物,也是笨得可爱,让人一点不觉得讨厌。侄子们太喜欢11只猫和呜嘿啊哈了,总是缠着我让我讲给她听。

11只猫住在一起,捉鱼齐心协力,帮猪盖房子,开饼店做生意,玩泥巴做游戏,还想去外星球游历……他们有点好奇,有点贪心,爱耍滑头,非常得意;有时想得太美,结局却惨兮兮;热心帮助别人,却只要有机会就想占便宜。他们的故事乐趣多多,他们的生活充满惊喜,聪明顽皮的11只猫,让他们和孩子做伙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