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贸易是是荷兰。市场经济起源于荷兰的海上商业、物流贸易的流通,市场化最先发展起来。荷兰自古便是贸易强国,在17世纪上半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当时的地位可与当今的纽约相提并论。2004年荷兰在对外贸易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主要进口工业原料、原油、半成品和机械等。60%的产品供出口,主要为石油制品、电子产品、船舶和农产品等。
有问题就有答案
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后,世界上最早的贸易是哪个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贸易是是荷兰。市场经济起源于荷兰的海上商业、物流贸易的流通,市场化最先发展起来。
荷兰自古便是贸易强国,在17世纪上半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当时的地位可与当今的纽约相提并论。2004年荷兰在对外贸易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荷兰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主要进口工业原料、原油、半成品和机械等。60%的产品供出口,主要为石油制品、电子产品、船舶和农产品等。
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及特点?
特点: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不仅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位次不断提前。
4.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改善,经济开放度明显提高。
5.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6.进出口市场分布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①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③扩大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以克服我国、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新对外开放的历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贸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与中央相继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相契合。
1978-1991年间,贸易额和外商投资额增长虽然缓慢但开始起步,国际代工模式和外资引进仍处于试探期。在此期间,加工贸易发展成为对外出口的主要力量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以及中央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极大鼓励了外商进行直接投资的信心。199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外资出现迅速增长态势,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幅度也明显提升。
2001年加入WTO加速了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步伐,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又一关键节点。为兑现入世承诺,不断深化改革,由此产生的制度性红利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果断采取措施,尽量将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困境中率先实现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推动全球经贸格局发生进一步变化。
我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标志着我国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这一步走得非常成功,实现了由“贸易小国”向“贸易大国”的转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能到哪些地方工作?
研究生的话,根据高校2014年2月公布的就业情况,43.8%进国企,9.14%进外资企业,25%左右进民营企业(本科40%进这个),15.59%通过公考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其它单位7%左右。 总体,这个学校就业率一直是不错的。 PS: 同城的中央财经大学与贸大就业主要流向有所不同,71.57%选择进入国企央企,11%左右进党政机关,三资企业只有3.5%左右,选择其它企业的不到10%,还有少部分会去做教学科研。尤其进银行金融业特点明显,60%左右选择去银行等金融机构。 读这些学校,找份工作应该不是问题,这一点还是不需要担忧的。
那为什么在全球贸易中三分之一的白银都到了?
题主强调“明朝重农抑商”,其实重农抑商是古代一以贯之的经济政策,并非明朝独有。重农抑商,不等于,不发展商业,不等于没有海外贸易。重农抑商本身,与白银是否流入,没有逻辑关系。
整个问题其实就是其实就是为了问:印象中那么保守,甚至闭关锁国的明朝,为何流入了那么多白银?(有些学者估计,明嘉靖、万历、隆庆、天启时期全球贸易流入白银不止1/3)
明朝的计划经济,本来想做一个“纸钞帝国”
明朝跟众多中原王朝一样,是个以农业为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没有商品经济,相反,其商品经济还是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农耕经济为主的,在宋代就有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的元、明王朝,继续将
纸币发扬光大。受到古装影视剧影响,很多人误以为,古代平时就用银锭当做支付货币,其实不然。
纸币诞生以前,人们主要用铜钱;纸币诞生之后,主要用纸币,辅以铜钱。
为啥不用银子?
一、银子是重金属,比重大,携带并不方便
二、银子容易氧化,平时很容易氧化,变成黑乎乎的。
三、银子是贵金属,且银矿资源有限,银锭基本上放在府库,作为财富象征,而不直接拿来当做货币使用。
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国家颁布了纸币作为货币的制度。从这一年始,发行了有史以来面额、面积空前纸币:大明宝钞,并且规定钞票的法定价值,一贯宝钞=1000文铜钱=1两白银。
按照设想,明朝计划以国家公信力发型大量纸钞,把全国变成“纸钞帝国”。但是,地理发现,改变了这一切。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前所未有的银矿,并很快把它们带到欧洲,进而通过贸易流向全球。
大明宝钞发行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朝廷并没有准备金,发行15年之后,宝钞相对于铜钱已经贬值4倍,20多年之后,宝钞贬值了10倍。朝廷慌了,想尽办法,如,禁止金银流通,通过征税、罚款等加大宝钞的回笼力度,但还是无法避免通货膨胀。宝钞发行70多年之后,几乎贬值了1000倍。
国家没有公信力,纸钞成了废纸。全国,无论公务员、商人,还是老百姓,都只认贵金属。我们知道,汉代拥有全球最多黄金储备——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等,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经过历代挥霍,加上佛像、首饰的消耗,黄金在那时候已经十分稀缺。铜倒是不少,但是价值低、容易生锈。白银,登上了舞台。这时候,南方,如江西、浙江一带的银矿开采力度空前——明朝晚期,为了提高银产量,国家势必延长矿工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因为国家对旷工的剥削极其严重,矛盾激化下,浙江还发生了银矿工叶宗留领导的农民起义。
《明史 食货志》记载:嘉靖二十五年至三十六年的十二年中,朝廷投资三万两银子开银矿,结果只产银二万八千五百两。
嘉庆年间,东南沿海发生了倭乱,所谓,既有日本武装、商人,也有、佛郎机、荷兰等国的贸易者。那里竟然有白花花的,富可敌国的白银。
这些白银当然是通过全球贸易流入的,国家当时实行闭关锁国,但民间私人贸易依然在进行,尤其在浙江、福建沿海。当地山多、人多、地少,铤而走险的贸易,成为许多人的选择。
美洲银矿发现,大量白银流入
最早在美洲发现银矿的是哥伦布团队。16世纪,西班牙人又秘鲁、墨西哥殖民地先后发现两座储量超大的银矿。经历了黑暗中世纪的欧洲人如饥似渴,用帆船将白银运往欧洲,进而通过商品贸易,流向。
地理大发现的目的之一,就是去东方寻找财富。有了白银,加上新航路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再度繁荣起来。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丝绸、茶叶和瓷器,征服了欧洲贵族的眼睛、身体和鼻孔。
这些传统商品,掌握着标准、垄断着原材料和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充足,可以充分满足欧洲人的需要。但是,欧洲所出的东西,除了上层人士以“猎奇”的心态购入少量之外,老百姓并不感冒。何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下,无需对外贸易也能满足生活需要。
这样一来,贸易顺差极大,白银货币流入多,流出少。
之乱,让开始反思闭关锁国之弊,于是到了隆庆时期,解锁了海禁,并通过张居正改革推行“银钱兼使”:群众可以对外经商,而且可以用白银当做货币。“一条鞭法”的推行,相当于当时的税费改革,把过去的田赋、徭役和各种杂税全部统一折算成银子征收。
白银,从非法的货币,变成了合法货币。官员再也不担心工资贬值,商人再也不担心纸币没有保障,老百姓心里也有底了。
有多少白银从美洲流入明朝呢?
厦门大学庄国土等学者估计:从隆庆元年(1567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77年间,海外流入的白银约为2.5亿两。在明代晚期,美洲出产的白银,1/2进入了。
美洲白银的流入,深刻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经济。
产业:商品换白银外汇,刺激了国内商品生产。南方的桑蚕养殖规模扩大,产品需求刺激了织纱技术的改进,进而孕育了苏州一带的资本主义萌芽;江南一带茶叶种植,规模继续扩大,茶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祁门红、六安瓜片,不仅出现在文人的书房里,也进入欧洲贵族的城堡中;沿海地区原本的商人,有了合法身份,更加积极投入到商业中,失去土地或不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则为商业提供了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
商帮:白银这种硬通货的丰富,不仅让沿海人座生意,其他地方的商业基因也被激活了。晋商、徽商,一南一北,驰名天下,浙江还有龙游、宁波,广东有潮汕商帮,福建也有了莆田商帮。在大运河沿岸,北直隶、山东、江苏、浙江沿线城市,几乎都成了商埠。《梅》,反映的是明代中晚期的经济社会生活,当时使用的主要货币就是银子。
舶来品 美洲不仅给带来了白银,还有番薯、番茄、马铃薯、烟草等作物,在饥荒练练的明晚期,番薯、马铃薯的种植,还填饱了很多人的肚子。至于烟草的传播,对后世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了。
当然,对白银的追求,也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经济史学者吉拉尔徳兹甚至说:如果不用白银,就不会出现西班牙帝国,欧洲就不会有 “价格革命”。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则认为,在整个明代和清代前期(1400—1800年),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都是以为中心开展的,有四个地区“长期保持着商品贸易的逆差”,它们是美洲、日本、非洲和欧洲。美洲和日本靠出口白银来弥补贸易逆差,非洲靠出口黄金和黑奴弥补逆差,欧洲本身没有什么商品足以弥补其长期贸易赤字。
欧洲不得不通过途径来维持贸易:把非洲的奴隶卖到美洲,把美洲的白银卖到,再把的商品卖到美洲和非洲。欧洲,充当了全球贸易版图中,商品(白银货币本身也是场商品)生产地和输入国之间的中介。“为了平衡,似乎永久保持着的顺差,世界白银流向”——听起来是不是耳熟?没错,这种状况,跟战争前夕其实十分类似。
只不过,明朝开关了,清朝不开关,所以,枪炮和来了。长期居于贸易顺差的格局,才慢慢打破。
明朝崇祯时期,发生了两件致命的事:一、美洲白银快采完了 二、灾荒袭击着帝国。明朝中后期政治眼中,财富集中在官宦、土豪手中。国库里没有银子,史上最穷的皇帝,崇祯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选择了。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冲进了紫禁城,原本以为遍地金银,搜刮的银子,竟然还不如地方豪绅。另一个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从长江流域一路沿江入蜀,沿途搜刮金银无数,比去紫禁城的李自成得到的银子,多了何止百倍。
2016年四川江口遗址,出土、出水发掘的张献忠的白银,就是明代白银帝国的一个侧影而已。如果不是美洲银矿枯竭,如果不是天灾人祸,恐怕整个欧洲的银子,都要流入。
总结:
明代白银流入的外部原因:地理大发现开辟,从新打通海上贸易通道,创造了白银流通的渠道;美洲银矿发现,有了充足资源基础
明代白银流入的内部原因:新经济政策实行,营造了适应白银流通的环境;重新开放海禁,解放了白银进入的禁锢。
还有,还有一直以来的自然经济体制——重农,不仅不是阻碍白银进入的因素,相反,恰恰是正是因它的存在,导致——白银大量进入,且不外流。
英国为何要迫不及待发动战争呢?
谢邀,这个问题只代表我个人看法。
首先,帝国主义侵略的本性是掠夺,是入侵。
在19世纪之前,英国在“侵略者”这个角色上,已经扮演了数百年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方列强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其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于是他们将贪婪的目光瞄准了东方正在沉睡的。
不论是虎门销烟还是义和团杀洋人,都是侵略者剥削与掠夺的借口。
“大英帝国的珍珠”印度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事实上,就算没有虎门销烟,在当时日益贪婪的大英帝国,必然也会对积弱的大清发动战争。
虎门销烟只不过使战争提前了,因为林则徐动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华骨血的工具-。
当时的西方帝国为了赚取人的雪花白银,可谓是费劲了心思。
为了骗人抽,精心编造了广告词:
“这就是福寿膏!吃下去比神仙还爽!而且延年益寿!还能壮阳!”
当时的交易有多疯狂?
当时英国一半以上对大清的出口,都转为了贸易。
以前大清帝国对外都有贸易顺差,自从盛行后,反过来了,最多的一年逆差一千万两白银,大量流向西方,国内内银价上升了一倍。
你说,这样疯狂的赚钱工具被禁了,英帝国主义能不疯狂么!
最后小说一句,今年,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在抬头,但是已不是往日之大清。
wto为什么允许加入?
1、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加入世贸组织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2、对外贸易发展惠及全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惠及13亿多,也惠及世界各国。
3、双向投资造福世界各国。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4、为全球提供公品。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品。致力于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