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跨境电商市场占有率(欧洲跨境电商市场的消费品类)

外贸动态 2年前 (2022) admin
158 0

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简称:兰亭)是以技术驱动、大数据为贯穿点,整合供应链生态圈服务的在线B2C(Business-to-Customer)跨境电商公司。 兰亭集势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300万美元 ,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 、 、美国 等设有分公司。

欧洲跨境电商市场,兰亭集序属于哪个平台?

兰亭集势

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简称:兰亭)是以技术驱动、大数据为贯穿点,整合供应链生态圈服务的在线B2C(Business-to-Customer)跨境电商公司。 兰亭集势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300万美元 ,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 、 、美国 等设有分公司。

2013年6月6日,兰亭集势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LITB” ,成为跨境电商第一股。

兰亭集势业务涵盖:兰亭主站, 兰亭MINI站、兰亭全球买家平台、兰亭智通、鲁智深云ERP软件平台、移动端互联网购物APP、共享海外仓业务等。

兰亭集势在全球所有网站中排名1,624(Alexa排名1833,)(2013年11月数据),网站用户来自200多个国家,日均国外客户访问量超过100万,访问页面超过200万个。网站已经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注册客户数千万人,累计发货目的地国家多达200个,遍布北美洲、亚洲、西欧、中东、南美洲和非洲。公司也因此荣获Paypal “2008年度最佳创新公司奖”等殊荣。招股书显示,兰亭集势2012年净营收为2亿美元,净亏损达到233万美元。

欧洲跨境电商市场占有率(欧洲跨境电商市场的消费品类)

开始做跨境电商?

开始做跨境电商,需要做什么准备?

做跨境电商,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要不然入坑容易出坑难。

我做跨境电商好几年了,走了许多弯路,吃了不少亏,也算是自我的一种成长吧。

首先要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特点和规则,找出适合新手入驻的平台。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有AMAZON, wish, ebay,速卖通等,新兴的电商平台也有很多。AMAZON,主打精品路线,入驻规则比较高,可以具体搜下入驻要求,这里不多说了,AMAZON是最火的跨境电商平台,没有之一,适合有些跨境电商经验的人入驻。速卖通是操作比较简单的一个电商平台,现在入驻需要企业资质,准备商标,选好类目,一般1年1万元入驻费,后台可以切换中文页面,符合我们的操作习惯,有经营淘宝店经验入手比较简单,平台特点是流量大,价格比较低廉,只要有价格优势,出单很快的。Ebay,老牌的跨境电商平台,综合产品,也是低价策略。Wish是新兴的移动电商平台,现在入驻要交2000美金的保证金,流量也挺大的,平台罚款挺严重的,慎重入驻。熟悉平台特点后,选择合适自己的平台经营。整合身边的货源资源,保证货源稳定,发货及时,选择合适的国际物流,如EUB,邮政挂号小包,DHL等。前期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上新了,意味着跨境电商生涯正式开始了。

我的分享就是这么多啦,未完待续~~

想要了解更多的跨境电商干货可以私信或者在下方评论哟!我们一起探讨。

华为与阿里娃哈哈和格力等企业相比?

阿里2018财年GMV是7688亿美元,约合4.8万亿,这个数字什么概念?阿里=沃尔玛+京东=2.5个亚马逊=全球第二到第五四个电商销售额之和。

带动GDP增长少说乘以5,30万亿不过分。

什么叫带动GDP增长?比如四通一达,晟邦,德邦,天天的数百万快递员的就业,是天猫淘宝的几百万卖家及客服的运营,是仓库,厂房的建设,是物流货车,纸箱包装……如果你认真的推理,你会发现很大部分人依靠这条产业链营生。

有人说,没有阿里,也会是别人,对不起,这是个白痴逻辑,恰恰就是阿里做了这些,你无法否认。又有人说阿里没了,自然京东取代,那么我告诉你,京东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消化掉大它四倍的天猫淘宝,这条复杂庞大的产业链只会让它撑死,即使是亚马逊同样不能,如果阿里突然消失,只会给经济带来混乱。

如果说这二十年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美国,印度同样如此,电商更是带动经济发展得主要因素,没有电商,只会像日本,西欧一样缺失二十年,经济负增长。如果没有电商经济能强盛,像电商不发达的西欧,日本GDP为何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呢?而大力发展互联网的中美印缺失世界经济的希望。

也有人说,阿里摧毁了的实体经济,我想说的是,落后的总要消亡,电商没有摧毁实体经济,电商只是帮国家清理了落后的实体产业,而真正优秀,有竞争力的实体企业懂得变通,更会借势,比如前几天华为与阿里合作在速卖通开俄罗斯旗舰店(速卖通目前在俄罗斯跨境电商市占率第一,超过30%),比如苹果,小米,荣耀都是因为借电商的势从出海进入欧洲,印度。

常被人诟病的还有,"阿里海外营收只占总营收1/4""阿里没有国际化",接下来我要说一些数据,

1.阿里旗下Lazada与腾讯投资的shopee是东南亚两个最大电商,各占10%左右。

2.速卖通为俄罗斯最大跨境电商,是市占率超30%。

3.速卖通在中东多国排在前五位。

4.阿里投资的snapdeal,Paytm是印度最大电商平台之一。

5.速卖通在法国等地也在高速发展。

当然我国的跨境电商嘉云等等在中东,印度,东南亚也表现非常好,甚至超过这些巨头。

还有人说像亚马逊所在的都是欧美日这样的发达国家优质市场,我们都是这些印度东南亚穷国家,我建议多读点书,欧美可以不要,印度东南亚才是下一个。之所以阿里海外营收占比不如国内,是因为欧美绑在一起才跟差不多,更别说其他还没开发的地区。

2020年全球跨境电商贸易数据?

近日Statista公布了2020年全球电商销售额数据,并分别按照地区、国家、人均销售额对各个国家地区进行了排名。对于关注跨境电商的人来说,这个销售数据里面门道很多,机会很多,数据就是市场,市场就是指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我们的策略,制定我们的计划和目标。

据报道,在2020年全球电商销售额中,亚太地区创造了大约62.6%的份额。北美地区占19.1%,位居第二。下面依次是西欧(13.0%)、中欧和东欧(2.4%)、拉丁美洲(2.1%)、以及中东和非洲(1.1%)。

亚太地区的份额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这对于Lazada从业者来说是大好消息,主要目标市场是东南亚6国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平台用户超过3亿个SKU,主要经营3C电子、家居用品、玩具、时尚服饰、运动器材等产品。市场潜能越大,需要我们做得就越多,精耕细作,收获是迟早的。

在国家方面,2020年的电商销售额为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29%,全球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值得注意的是,印度2020年的电商总销售额为556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八。

想从事印度跨境电商业务的请注意,目前印度非常严重,可以说印度几乎崩溃了,此时谨慎投入,如果已经投入的,应该想办法减少损失,及时止损。

在人均销售额上,2020年的人均电务销售额为1595.85美元,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英国(2657.25美元)、美国(2400.28美元)和韩国(2157.24美元)

服装业已经沦为夕阳产业了吗?

感谢邀请!

不得不承认,医学、电气、电子商务、金融、大数据,近几十年占尽了优势。而其他的产业,被认为是技术门槛相对低,商机薄弱,前景不够光明,被默默灌上 “夕阳产业” 的称号。但是这些产业就真的都是“夕阳产业”了吗?

近些年来,人们对穿着打扮要求越来越高。服装业以一种全新得模式在发展,并不是所谓的眼中的“夕阳产业”。

早在2014年的伦敦秋冬季时尚周这几天,就有将近一亿英镑(近九亿)的生意将在此完成,资料显示,其中三分之二的订单来自海外。当时的伦敦不仅是世界金融中心、更是世界时尚中心。全世界最重要的四个时装盛会,伦敦和米兰、巴黎,及纽约并列。

而英国时尚业的年产值大约260亿英镑,有大约80万人投入这个产业。 这80万人不再坐在缝纫机之前,也不下棉花田采棉。转而专注在色彩研究、材质研发、趋势研究、款式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键管理。 20世纪的两次大战之后,等一些发展家,相继成为纺织和服装制造的重镇,这些如雨后春笋一样的纺织厂,因为人工成本上涨、缺乏核心竞争力相继被其他产业所取代,大部分厂家不是被收购,就是倒闭。

随着世界纺织业供应链如网铺张,原料和生产地在世界地图上换了又换,时至今日,英国,不是仍然在宫殿门口卖着衣服吗?而且还卖得轰轰烈烈。只是卖衣服这件事,在英国,不叫纺织,也不叫服饰,而是化身包装成为了“时尚”,掌握时代的崇尚与爱好。这其中的思维,大相径庭。 不仅英国,曾经是纺织工业重镇的国度,当制造加工外移之后,服饰业都没有在这些国家“日落”,它们反而攀上产业的制高点:品牌、设计、时尚,并且走向国际。西欧各国,北美、日本,甚至,都是如此。

在国内的各大商场、各大百货逛一圈,就会发现品牌占尽优势。

日本设计师告诉我们如何穿得简约

法国帮我们优雅

英国教我们绅士

美国教我们随性。

自有的平价品牌,在国内生存得不错,但还看不出进军国际的气势和原创性。

服饰业,它在染整、车缝的程序,也许是利润微薄,劳动力密集。但服饰业在材质改良、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程序,毋庸置疑是技术密集。 用劳力赚钱的服饰业,思维是 “服装” ——依别人的指示把衣服做出来。 用头脑赚钱的服饰业,思维是 “时尚” ——塑造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所崇尚的生活、风格、态度,而又如何以衣着来体现、表达、配合。

服饰的设计,需要创意,而且不仅是创意,设计服饰还需要对织品材料的知识,要对色彩精准的训练,要向文化领域学习符号与图样,也要研究消费者对风格、自我、生活态度的展现。

成功的服装设计师,不是设计出最难的衣服——现在的衣服,比起十八世纪宫廷仕女的装束,可能还简易得多。 设计服装要做的是掌握一种读心术,读出消费者(或某种特定的消费族群),他们还没有想到的愿望。当他的设计出来的时候,那些消费者心里能出现这句话:“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自我。”

如果时尚的基底是对人心、文化、符号、意识的理解;如今的21世纪,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们没有文化和思维上的优势呢?

所以说,服装行业的夕阳化是一种假象,只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做好而已!

近20年日本真的在衰退吗?

客观看,日本还算不上经济学意义里的“衰退”,只不过是相对于欧、美、中三个经济体,增速变慢而已。再加上,对比和印度这两个典型的亚洲后起之秀,近三十年来,日本社会生活的种种显“垮”的表现,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衰退的感觉。

其实,日本的“衰退感”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同质化、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结构转型不顺利、人口和劳动力危机。

目前,对于日本近三十年的“悲剧”,公认的根源就是1985年与美国签订的《广场协议》。这导致了日元大幅度升值,让日本丧失了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只是,不要忘了,《广场协议》并不单纯针对的日本,它属于美日英法德5个国家之间的协议,是个多边条约。之后,其余的三个欧洲国家的货币也都出现了大幅度升值,但却没怎么遭遇特别严重的打击。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法德基础好,属于老牌经济体,工业产业发展的成熟,且多集中于中高端制造业,加之,对外还可以借助欧洲一体化消除市场壁垒、缓解欧洲内部汇率波动障碍等等,一定时期内,不用发愁市场。所以,他们即便面临着货币升值的压力,但相对日本来言,要轻松的多。

再看日本,小国寡民,自身并没什么资源可以用来大笔变现的,全靠着世界市场,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通过发展制造业,由农业国变身成了较为发达的经济体。

那么,时间长了以后,问题就来了,即,产业高度“同质化”的瓶颈。

这点,除了日本,此时的、韩国也都面临着相同的“窘境”。

大家可以细捋捋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会发现,它们的相似度非常高。很显然,同一区域内的经济体高度拥挤在相同的几个赛道里进行竞争,压力肯定小不到哪去。

形象点说,日韩等东亚制造业经济体,就如同一个个没家底,主要靠努力上进而逆袭的苦孩子,抗风险能力差,少走错一步,就有“重新返贫”的可能。

谁知,没成想,缺乏经验的日本,在制造业遇到麻烦的时候,脑袋一热的,就真把路给走错了。

为了短期内刺激经济,默认了大规模资金往投机领域的流通——这导致,日本房价在四五年的时间里,就火箭般的窜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状态——据估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京各个区的房子全部折算成钱的话,几乎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国土。

此时的日本上下,充斥着“土地升值”、“银行不倒”、“三菱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等令人鼓舞的消息。从个人到企业,有钱的拿钱,没钱的贷款,都兴致勃勃的加入到了炒房大军的。甚至一些知名制造业集团也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房地产行业——跟炒房比起来,生产具体的东西再找市场赚钱,那实在是来的太慢了。

当然,对于房地产投机方面的风险和不可控性,日本也不是不清楚。

但是,跟咱们这种世界性大国不同,日元升值后,日本的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受阻,仅靠内需谋发展,显然是不够用的,更来不及体现执政党的“政绩”。

毕竟,日本只有1.28亿的人口规模,老龄化还愈发严重,指望自己的国民消化制造业的产能,形成内需型的良性循环,那总不能号召每家每户买五台冰箱吧。

就这样,80年代末的日本,举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经济的异常繁荣让人们手中普遍有了“余钱”,为了所谓的“保值”,大家争相拿钱投资房产,进而造成市面上的流通资金变少,百姓购买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日本的内需和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精力。

到了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被戳破后,举国迎来了一规模的破产潮,随之,国内失业率也急剧上升,居民收入连续下降,消费水平持续低迷。企业为了减轻负担,大量雇佣“派遣”员工,不再关心员工的福利和成长问题。这导致,除了少量的名校毕业生,普通的日本青年人实现阶级跨越的希望愈发渺茫。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日本渐渐的又缓了回来,失业率控制在了较低的范围内(都是“派遣”员工嘛),GDP也在连年增长,但原来那种奋发向上的“昭和精神”却早已不复存在,后续日本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此改变。

一部分日本人更加务实,对金融和房地产投机行业愈发敬而远之;另一部分人,则是直接“跨掉”了。他们不再相信所谓的劳动致富、吃苦奋斗后就能成功的“鸡汤”,成为一代又一代缺少激情的“无欲人群”。

于是,我们又可以看到,当今的大量日本青壮年男女喜欢死宅家中“啃老”,搂着或者玩偶看动漫,连社会、异性都懒得面对,一出家门或者见到“生人”,就莫名的恐慌和不自在,既不从事物质生产,也不关心人口生产......

对了,还有跟动漫人物结婚的。

此情此景下,日本为了刺激内需经济,连“负利率”都弄出来了。但即便如此,依旧木有啥效果,社会仍然一片紧缩。

此外,自90年代起,日本走马灯似的调换首相、改组内阁,导致日本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这既影响了国内投资环境,也使得已成为“鸡肋”的低端产业在向外转移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唯一幸运的是,日本在泡沫经济尚未形成之前,就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日本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还算有最后“兜底”的保证。所以我们看到,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或者突发事件后,日本的社会从未出过什么大乱子,国民生活一直比较有序。

不过,除了以上原因,对于日本的“垮”,最直观的体现,其实就两个字——暮气。

老龄化、少子化困扰了日本三十年,堪称当今日本最脆弱的神经,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危机”的层面。

在日本,只要不去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之类的CBD或者各类商业中心区,普通的日本大街上,干活的都是一些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人家。进个小饭馆一看,领位、上菜、收银的三位年龄加在一起,目测至少200岁。

还有一直在跃跃欲试要突破《和平宪法》,不断“叫板”的日本自卫队,根据2018年的数据,其队员平均年龄高达38.2岁,简直成了一伙“大叔兵”。

更有无处不在的,大量坚持挤公共交通工具的大爷大妈上班族,不免让人深感,日本这个国家的“暮气”,实在是太重了。

与此同时,严重老龄化的社会结构,让养老金和医疗等负担持续加重,日本财政面临着巨大压力。自2012年起,养老金相关的支出,一直占据着日本财政预算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便如此,大部分日本老年人的养老金,还是不怎么不够花的,这才出现了如此普遍的“高龄打工者”。

总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被戳破后,整个日本国民愈发消沉和暮气的精神风貌、当今日本社会的种种“奇葩”形态,往往会让人产生“日本经济不行了”的感觉。其实,从宏观上看,日本的经济并没有一直在走下坡路,只不过是跟周边的一些新兴经济体比,增速迟缓罢了。

需要承认的是,论增速、论总量,当今的日本经济确实比不上了;但论人均、论科技,还有社会文明程度和人口综合素质,说实在的,我们要赶超日本的话,仍然任重而道远。

为什么日本的IT行业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我理解题主的提问,为什么和美国的互联网产业都发展起来了,而一向科技发展处于全球顶尖水平的日本,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互联网产业呢?或者美国有谷歌、亚马逊、脸书等互联网巨头,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为什么日本便没有互联网企业巨头产生呢?

其实,日本互联网产业发展得并不落后,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移动社交等领域,基本上都有日本本土的企业参与,比如搜索引擎中的雅虎日本(孙正义持股51%),电子商务当中的乐天,即时通讯和移动社交的LINE,等等日本互联网本土企业做得也非常不错。可以这样讲,日本的互联网产业并不落后,只是由于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有限,根本发展不起来像中美两国这样的互联网产业巨头。

一、日本互联网产业跟欧洲一样受到美国互联网巨头垄断的影响

可以这样讲,日本互联网产业企业基本上要同美国互联网科技巨头进行正面竞争,无论从资本实力方面,还是从产品创新方面,日本本土互联网企业都不具备与美国互联网科技巨头竞争的资本,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压了日本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比如乐天集团的电商,就受到亚马逊的直面竞争,虽然乐天集团也非常有实力,但由于在物流配送方面与亚马逊差距较大,这使得乐天电商不得不屈居第二。而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方面,由于早期孙正义和雅虎合作,成立雅虎日本,并形成绝对控股,因此虽然雅虎是美国公司,但也算是日本公司了。

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是基于网民数量而发展的

相对于14亿人口,拥有近10亿网民来说,日本只有1.26亿人口,再加上其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再去掉一部分少年儿童,日本网民数量确实无法支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如果说自己国家人口不够,能够像美国一样,发展全球化的互联网产业也可以,但显然,相对于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日本也属于追随者,想要发展也已经晚了,基本上没有出海的机会了。

三、日本并不是特别鼓励年轻人创业

刚刚提到日本只有1.26亿人口,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到27%,计算下来超过3400万65岁以上的老人。所以说,日本年轻人对于这个国家来说非常宝贵,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会找工作,很少去创业。说到这一点,也不得不提日本社会对于创业失败的不宽容,在日本的社会中,一个人假如失败,他会在社会中很难生存下去,不仅周围的朋友看不起他,想找个工作非常困难,讨不到老婆,也通不过银行房贷的信用审核。另外,就是日本是一个财阀社会,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巨头都是大财阀,他们涉足到各个领域,根本不会给创业者足够的创新空间。况且,日本企业里工作一般都相对比较稳定,所谓的铁饭碗,谁会愿意冒险创业呢?

而互联网产业恰恰是创业者的天堂,如果一个国家或社会没有创业创新精神,那基本上可以宣告这个国家不会有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四、日本线下零售发达,使得电子商务发展受到限制

这一方面与日本早于互联网电商发展起来的发达的线下零售体系有关,其便利店的密度达到的6倍之多,人们购物还是非常方便的。另一个方面,日本消费者追求线下零售带来的消费体验。第三点就是日本老龄化社会,根本没有能力组织起如京东一样的快递大军,或者像美团一样的外卖大军,你总不能让60、70岁的老人开着三轮车送外卖送快递吧?

总体来说,上面的四点是导致日本本土互联网产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所在。当然,也不能说日本互联网产业落后,无论是引进还是本土发展也好,日本互联网产业至少也能够保证自给自足,比如雅虎日本,比如乐天电商,比如移动社会的LINE,相对于欧洲空有5亿人口,互联网产业几乎接近空白,日本还是要多了。

不过,随着互联网产业向着大数据、云计算发展,5G网络落地之后的物联网、AI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由于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需要机器的深度学习,日本将越来越没有优势。

世界最大货运公司?

1、UPS

UPS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运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 2016年,UPS的营业额达到610亿美元。每个工作日,公司都会向180万客户发送包裹,共有600万名收件人。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在美国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已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可靠的全球运输基础设施,开发了一个全面的、竞争和有保证的服务组合,并继续利用先进技术来支持这些服务。该公司提供物流服务,包括集成供应链管理。

UPS的业务收入根据地区和运输分为不同的分布特征。从地区来看,美国国内业务占总收入的89%,欧洲和亚洲占11%。从运输来看,国内陆运占54%,国内航空运输占19%,国内延迟运输占10%,对外运输占9%,非包裹业务占4%。

2001年1月10日,UPS通过发行4.33亿美元的新股份收购了Fritz Group Inc.的加州物流公司,并将该公司纳入UPS不断扩大的物流业务,使其成为一个更大的运输集团。

2、FedEx

FedEX中文名为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其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斐斯,并在全球各地建有多个分公司。与UPS类似,其业务最大来源也是美国本地,占比近80%;而区别与UPS的是其快递主要占比是空运部分,约85%的占比都来自空运。FedEx从1971年创立至今,拥有671架飞机,其中空客A300-600有44架,空客A310-200/300有59架。

3、DHL德国

德国邮政是德国的国家邮局,也是欧洲领先的物流公司,并且正在寻求成为世界第一。最近改变了品牌(更名为德国邮政世界网,简称DPWN)。

Europe的全球邮政和国际邮政业务部门提供全球快递服务;通过与DHL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2002年底,DHL由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全资拥有)。

物流部门成立于1999年,通过收购Danzas品牌的公司。该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在整个物流链中提供服务。服务包括全球航空、航运、欧洲陆运服务和定制物流解决方案。

集团包括DHL、德国邮政、邮政银行三大着名品牌,它是欧洲地区领先的物流公司,是UPS在欧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邮政的网络已覆盖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多个目的地,2005年收入为445.94亿欧元,全球雇员数为502,545人。

4、马士基集团

马士基(全名:A. P. 穆勒-马士基集团)世界十大着名船公司之首,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丹马士(曾用名有利集运、马士基物流)为客户提供各种一站式的服务,包括:出口物流、仓储、分拨、空运、海运代理、报关代理和拖车服务。丹马士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度身定制各种服务。如:标签、条形码、取货包装、货物特殊处理、挂衣仓储、客户管理及其它高附加值服务。马士基物流80年代末进入,80年代末在华已有16个办事机构。

5、日本运通公司

日通公司是日本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家物流公司,其物资运送范围之广可以用“无所不运”来形容。 从民用物资到军用物资、从原材料(如石油、矿产)到商品、从现钞到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只要是法律允许运输的物品,就都是日通公司的运输对象。以家庭投递为主的“宅配便”业务是物流公司进军的新领域。

6、莱德系统

莱德系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系列技术领先的物流、供应链和运输管理服务。该公司提供一系列产品,包括全方位服务租赁、商业租赁、汽车维修和集成服务。还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输入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分销,领先的物流管理服务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整个供应链中的客户提供支持。

2000年11月20日,莱德系统与丰田(美洲)及其日本母公司丰田集团组建了一家名为TTR Logistics的合资企业。由莱德和丰田拥有的新实体将专注于与丰田和北美其他日本汽车公司相关的运输和物流机会。 2000年11月14日,世界领先的国际物流技术和贸易情报公司之一莱德和From2 Global Solutions公布了战略联盟。莱德系统将使用From2的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为其客户提供特定的国际贸易服务。

7、TNT Post Group

荷兰TPG公司是一家提供邮件、快运和物流服务的全球性公司,在1997年荷兰邮政集团公司KPN兼并了澳大利亚TNT集团公司后,KPN公司将其皇家PTT邮政与原TNT合并组建TPG公司,TPG是TNT Post Group的英文缩写,于1998年6月挂牌上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商务邮件服务商,也是唯一在欧洲各主要城市拥有网络的快件服务商。公司使用“皇家 PTT邮政”和“TNT”两个品牌(TNT快运、TNT物流)

8、 Expeditors International

美国康捷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全球物流服务的公司。该公司向客户提供流畅的国际网络进行支持货物流通和策略应用,公司的服务内容包括空运、海运(拼货服务)及货代业务。在美国的每个办事处以及许多海外办事处都提供报关服务,另外还提供包括配送管理、拼货、货物保险、订单管理以及客户为中心的物流信息服务。

9、Panalpina

(Panalpina Group),是世界上最大的货运和物流集团之一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Panalpina是世界上最大的货运和物流集团之一,在65个国家地区拥有312个分支机构,Panalpina的核心业务是综合运输业,它所提供的服务是一体化、适合客户的解决方案。通过一体化货运服务,将自身定位于标准化运输解决方案和传统托运公司之间。除了处理传统货运以外,该集团还专长于提供物流服务予跨国公司,尤其是汽车、电子、电信、石油及能源、化学制品等领域的公司。

10、德国邮政

该公司全球网点达到1300个,50000多名员工。目前该公司三家主要运营子公司为Exel(旧的NFC)、 Msas全球物流公司和Cory Environmental 。Msas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货代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式联运、地区配送、库存控制、增值物流、信息技术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各项服务。Cory Environmental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废品处理公司之一。Exel在地面运输供应链服务方面占有很强的市场地位,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仓储和配送、运输管理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JIT服务和全球售后市场物流服务。主要业务是英国及周边,占近一半的占比,其他则分布在美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

世界10大物流公司特点:

1.美国物流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前10大物流企业中美国占有5家,其中包括两家最大的公司UPS和FedEX,同时这5家的收益之和占前10大企业收益的2/3,可见美国物流企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物流市场发达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2.10大成功物流企业中,以空运、快递、陆运等业务为主要背景的公司居多。如UPS的陆运和空运业务分别占54%和19%,FedEX的空运和公路运输业务分别占83%和11%,日本通运的汽运和空运业务分别占44%和16%,TNT的邮递和速递业务分别占42%和41%,Panalpina的空运和海运业务分别占45%和31%。

3.业务的地区性集中化程度高(即本土化程度高)。如UPS的美国国内业务占其整个业务的89%,FedEX的美国国内业务占76%,DPWN的欧洲业务占其总业务的70%以上,TNT在欧洲的业务占它总业务的85%,日本通运本土化达到93%。

4.10大物流企业中绝大部门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大多拥有物流设施和网络。

因此从业务结构来看,在进军现代物流行业的诸路大军中,具备快递、空运等快运业务背景的综合企业将拥有巨大潜力。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2年12月16日 上午12:28。
转载请注明:欧洲跨境电商市场占有率(欧洲跨境电商市场的消费品类) | 外贸跨境电商导航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