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就有答案
如果没有明末农民起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农民军只是其中之一。
满清之所以能够取代明朝,主要它崛起的机会太好,恰好是明朝内部自我崩溃时期。
其实,明朝不要说强盛时期,就算衰败时期也能使用七八万远征军,深入朝鲜,同入侵的数倍日军杀得难分难解。
就靠满清区区二十多万人马,想要征服大明是非常非常困难,甚至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当时明朝已经从内部崩溃了。
明朝的华北地区,陷入了多年的天灾造成的大饥荒下,更火上浇油的是鼠疫连续发作,北京城病死的居民达到百分之四十。
仅仅天灾和鼠疫,就足可以让国家崩溃了。
同时,封建王朝都有个周期规律。随着时间加长,封建统治阶级会贪婪的掠夺国家绝大部分财富,导致生活困难。一旦遭遇这种灾荒,就连生存也难以维持,只能。
同时,由于官僚制度和君主制度都缺乏监督,必然会导致、失效,国家机器逐步瓦解。
其实,明末和清末没什么区别。
大家注意,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的事情,随后日俄战争也没有把拉下水。
然而,1910年满清却被一群乌合之众的革命军搞垮了。
为什么?不是革命军厉害,他们实力并不强。
而是满清已经不堪,国家和民众对立严重,自行从内部崩溃了。
即便没有武昌起义,满清最多支持几年,还是会内部瓦解崩溃。
如果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合并成立经济特区?
如果青烟威合并建经济大湾区,山东可直线追赶南方城市,未来会带动方圆一千公里经济,连东北都会有起色
在企业做会计和事务所做税务筹划?
很高兴和你讨论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答,要想掰扯清楚,还真是说来话长。
就企业来说,因为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企业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不同,会计的发展空间也自然不同。如果你在小微企业做会计,工作量不大,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老板一人说了算,咱们会计就是记账、报税。老板稀里糊涂的,会计也为力。一般有什么问题,老板自己兜着,也不怪会计。这样的会计挺好当的,多兼几家,收益也还可以,但要说发展就谈不上了,往那里发展呀,空间实在是有限。
如果你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做会计,那就又不一样,正规企业的财务都有明确的岗位分工,成本、费用、固定资产等,你一直是做单一岗位呢,还是哪个岗位都做过,再或者说你已经是会计主管了,发展的上升通道已经打开,等着你的下一个岗位就是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这个过程就是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你要从基础做起,这是每一个会计人只要想发展,就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我曾经亲历这样一件事,复习参加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考试,有几道业务题,挺复杂的,怕耽误时间,我就拿去和亲戚的孩子请教,他在一个大型央企财务处工作多年,不成想我的这个举动直接把这孩子吓到晕,这孩子连连拱手致歉,说自己一直都在固定资产岗位,除了固定资产那点事,别的还真说不清楚,我无语!
做税务筹划的前提一是要选择对了事务所,二是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否则连起码的道德底线都守不住,谈何发展空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目前从事务所执业频频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不能不引发人们对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疑虑。
受利益驱动,一些无良的会计师事务所给上市公司出假报告,坑害投资者。为企业贷款出审验报告不去现场翻帐,凭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直接填进审计报告固定的模板。一些无良的税务师事务所更是打着税筹的招牌,夸大宣传、低价招揽。什么一站式服务、什么百分之四十税负降到百分之零点五,一旦签订合同,他们就把你轻轻放下,他们的目标不是为现有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而是无休止的发展新客户。我在税务大厅的窗口,曾经看到这样一幕,一位中年男士手里掐着一把罚单在窗费,每户的罚款最低50元,通过简短的交流,我知道他是在交申报逾期的罚款,我有点汗颜,连正常申报都应付不过来,他还有时间认真的给你做税筹吗,其结果是财税代理把很多客户代理成“非正常 ”,然后就是各种推诿扯皮。
所以要寻求发展,就要勇于迎接挑战。在企业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到事务所能做到有责任心、有服务意识、能严格自律,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问题是你要走在不断努力的路上,你要找到适合一个不断努力的人生长的土壤。
你见过的窝囊男人能窝囊到什么程度?
N多年前,我在某城闹市区开了家小餐馆。
每天,生意很好,由于店里实行的是两班倒,所以,从未关过店门。
一天夜里,约莫子夜时分,还有很多客人,一边吃酒、一边聊天,店里十分热闹。
这时候,进来了一对年轻男女。
男人生得高大魁武、五官俊郎,颇有几分男明星范儿;女的约莫二十岁模样,长得娇小玲珑、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只是肚子有些微凸,可能是怀孕了的缘故。
这对情侣选择了较僻静的角落座下,随便喊了几个小菜,开了两瓶啤酒对喝。
在他俩旁边一张酒桌上,也围满了七、八个社会青年。
小情侣挨得很近,一边喝酒,一边谈着情话,时不时地又相互喂菜,又相互偎依着身子,嘴对嘴亲上一口……
这时,旁桌的社会青年就有些看不惯了。
一个打着赤膊、身上有纹身的小伙吼了一句:“妈的……秀恩爱得看地方,回家亲热去……气老子没有女朋友么?”
嘴巴咒骂着,一双醉眼就朝女孩身上到处睃巡着,象似要把她一口吞掉才解气。
男明星却低下头,默不作声;小姑娘却朝纹身男恨了一眼,嘴上小声嘀咕了一句:关你屁事。
不知何时,俩情侣桌上飞来一只酒瓶,一声炸响,小俩囗惊得站了起来。
男人吓得发抖,竟抱着女孩躲在身后,女孩却勇敢地站直身子,杏眼园睁,怒叱对方:谁把你们惹了?就没有个王法吗?
男人仍然躲在女孩身后,示意她少说几句。
这群社会青年可能看出男人的胆怯,一哄而上,硬生生地把俩人扯开,几个男人分别围住他们,就是一顿拳腿相加;男人身上挨了几下,嘴里带着哭腔求饶:“别打了嘛……几位哥哥,小弟错了!”
最后,这男明星终于挣脱了群欧,也不顾女孩的死活,象一只惊慌的兔子,朝餐馆大门落荒而逃……
肚子微凸的女孩却被众醉汉揍倒在地,又有无数双脚朝她头上、身上、肚子一顿猛踢,女孩浑身都在流血,佝偻着娇小的身子,在地上翻滚,最后身体不动了。
我急忙报了警,又跑到出事现场,护着受伤的女孩,叫他们别打了,再打就出人命了!
后来,这大群借酒发疯的凶神终于跑了。
110来了,随后120也来了。
女孩被送进医院躺了很长时间的病床。
最后人是好了,就是肚子的孩子没了。
也不知道打人的那伙社会青年最后抓到没有。
没有多久,女孩又到我餐馆吃饭,只是她一个人。
我问:你男人呢?
她说:男人离开了她,说她是灾星,经常会惹事,怕究竟有一天,要了他的小命……最后,离婚了。
你见到这样的怂蛋男人么?
为何二战中德国能单挑美苏英法等世界大国?
国力和国土面积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德国的国力,真心就不是特别强,甚至要排在苏联后面的,这是常识问题,不是德国前期打的猛,他就国力强了。
德国的这个国力,其实是比较可疑的,很多人认为德国闪电战拿下波兰法国等,德国就很强了。这只能说明,当时德国的战斗力很强,战术很先进,但是国力真就不怎么样。德国在一战结束后,受到严苛的制裁,十万国防军。但是这10万国防军却是精锐中的精锐,德国对这十万德军的培养是下了大功夫,每个人都要有领导能力,士兵接受军士培训,军士接受军官培训,这就非常好的为扩军做了准备。而德军的装甲部队,也是在开战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组建的,重金引进先进的技术。拿下捷克斯洛伐克,又拿下了整个的坦克生产线。而空军方面,德国一大堆飞行俱乐部,培养飞行员,而德国建造大量飞机,用于训练。等德国扩军了,这些飞行员穿上军装,飞机加上武器,这就是空军部队。这就说明,德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开战实力了。
但是这会儿的德国国力,根本就比不上英法。德国的工业实力,完全不能和英法比,简单举个例子,法国战役的时候,盟军3000多辆坦克,而德军就2700辆,数量质量都不如盟军。
国力,啥叫国力?
啥叫国力呢,在战争期间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开战的时候有多少辆坦克,有多少架飞机。而后续的则是,你能再生产出多少坦克,能生产多少架飞机。这些就直接体现国内资源产量、工业水平,这其实就是国力的体现。
德国的坦克产量是远远低于盟军的,甚至远低于苏联。即便德国占领了多个国家,但是这些国家为他们提供的资源根本就不够用。德国的虎式豹式性能好,但是数量太少,虎式总共才生产不到1800辆。
如果德国国力足够强,德军断然不会在苏联饿肚子。然而,东线德军的补给能力是非常差的,德军的东线运输团,仅仅6600辆汽车,仅仅够33个快速师的物资,根本不够全部德军的。战前,美国人差不多10个人一辆车,德国是70人一辆。德军在东线战场上,还是更多的使用马车运输物资。而相反美军就不一样了,物资管够,还有可乐咖啡口香糖等管够。
德国为何能打英美列强?
应该这么看,将二战分开几个时间节点,法国战役以前,德国是横扫阶段,而进攻苏联的时候,在莫斯科战役之前,德国还是能暴打苏联的。但是莫斯科战役之后,德国苏联其实就是个僵持阶段了,苏联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了。
僵持两年后,德国其实就是挨打的阶段了,能让德国逞威风的时间其实仅仅在莫斯科战役之前。德军强在哪?闪电战,战术非常厉害,跨越时代的。装甲集团军群的快速突击,所有国家都不适应这种战术,从来没见过。装甲部队的集群突击,不光在战场上打垮了敌军,同时在意志上还打垮了敌人。
这些国家,纵深小,军力不行。欧洲那会儿军力强的,就英法,英国躲在岛上,法国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法国再是有坦克,再能号称第一陆军,他还是没有办法在这种新型的作战下赢下德军。
德国进攻苏联,同样前期一顿神操作,把苏军按在地上摩擦,然而,到了莫斯科,就变成德军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尤其是苏军在第二天莫斯科还降温了。这就什么问题?纵深,后勤。德国突进距离太长,德国的后勤补给完全跟不上了,而苏军却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力组织反击。等到美国参战了,这会儿德国人才知道什么叫国力了。
德国人自己也清楚,只要在年底拿下莫斯科,这仗就有很大希望,但是如果拿不下,和苏联打持久战,打消耗战,德国就很难赢了。所以,德国最初制定的,就是在年底拿下苏联,但是没打过。
战争后期,苏联有源源不断的坦克从拖拉机厂开出来,源源不断的飞机支援前线,这叫国力,这叫实力。而德国呢,坦克打没一个少一个,德国总共也就生产3万辆坦克,和苏联美国的十几万辆相比,不值一提,即便质量好。
大家对2020年的农业有什么期待?
很高兴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次状病毒对农业的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大部分的水果、蔬菜滞销,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关乎14亿群众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所以国家现在大力发展农业。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农业发现不好,农民就不能增收,就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个伟大目标。国家现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因地制宜,帮助一些贫困地区发展精品农业。很多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已经摘掉了贫困地区的帽子。所以农业一直会持续发展,而且越来越好。
这次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各地相继实行封闭式管理,导致想卖运不出去,想买的买不到的尴尬局面。所以很多农民到处寻找销售渠道打开局面,尽管这样还是损失惨重。这样一来广大的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受打打击,所以有责任给农民群众树立信心,及时帮助广大农民打开销售渠道,闯过这次难关。随着国家的干预,绿色通道的打开,我相信农民群众会重拾信心。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我有几点忠告。第一要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自我学习,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第二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有机无公害的产品,获得市场的青睐。第三不能盲目跟风,不能别人种什么我就种什么,很多人看到一种农产品挣钱了就跟风种植,很容易使这种农产品达到饱和,导致价格出现跳水式的落差。
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从小也在农村长大。希望我们的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农民群众都富起来。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们一定会做到。
如果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不?
晋国的与秦国的大一统没有必然关系。我以为,即使晋国不,也无法阻挡秦国的大一统步伐。理由有如下几点:
第一,秦国的强大实力来自于几代有为君王不懈努力的积累,是一个自强不息日渐强大的过程,并非是毕其功于一役那样的侥幸。
秦国是因为秦襄公率兵救周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便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到了秦穆公执政后,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了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后来秦惠文王灭蜀国,使秦国从此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秦昭襄王则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灭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到了始皇帝嬴政手中通过实力横扫和离间分化先后灭掉六国,完成了大一统。
晋国是由于自己的士大夫变得强大以后,被其中的三家赵魏韩将母国瓜分了,然而当时的春秋四强中,还有楚国和齐国,并不是说由于晋国被瓜分就失去了抗衡秦国的力量。
问题的根源在于,秦国是团结一心向上发展的势头,而其他的国家是内乱的衰落趋势。
第二,得人才者得天下。秦国自秦穆公开始,有几代君王都是求才若渴,他们网罗了同时代的杰出人才。
例如秦穆公时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蹇叔、百里奚等;秦孝公时的商鞅;秦惠文王时的司马错;秦昭襄王时的范雎、白起;秦庄襄王时的吕不韦等,都是大名鼎鼎,君主都很信任的让他们大展拳脚,为大秦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打下了大一统的基础。
第三,秦国的郡县制推行比较早,并且完整有效的推行下来,符合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战国后期,周天子分封制下的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紧张关系,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们破坏工具,仇视劳动,历史需要地主阶级登上舞台。
商鞅的郡县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了,这种制度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从这个角度讲,秦国大一统是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
第四,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各国的你争我夺,使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已经厌倦了战争,结束这种乱纷纷的局面也是人心所向。
所以,即便晋国不,也无法阻止秦国大一统的脚步,历史的车轮永远都是滚滚向前的。
他们怎么解释明朝连清朝都打不过?
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
不和亲、不纳贡的大明王朝并非为清兵打败!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朱由检从哥哥朱由校手中接下大明帝位,史称崇祯皇帝。
崇祯继位后,一心想重振明朝雄风,在位期间严于律己、清心寡欲、励精图治。不纳妃,不挥霍,勤俭一生,无奈大明王朝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任凭崇祯怎么整治,已无回天之力。
一、党派纷争
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党、沈一贯为首的浙党、魏忠贤为首的阎党等党派长期把持朝政,扰乱朝纲
自万历之后,无论是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在军事问题上,三党一直都争论不休。开始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郑贵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为长。但神宗宠爱郑妃,欲立常洵,乃迁延不立太子。内阁大学士王锡爵、沈一贯、方从哲等先后依违其间。东林党人上书反对,各党派又群起反对东林。于是有“国本”之争、三王并封之争、福王就国之争、“三案”之争、“李三才入阁”之争,东林党与它的反对派在立太子问题上展开了长达 20余年的争斗。
各党为争夺自己权利而打压政党,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而皇帝为了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被弄焦头烂额,没有多余的精力处理朝政。
二、天灾人祸
小冰期导致农民粮食欠收,东林党免除工商税,同时加重百姓赋税。
历朝历代都爆发过不同程度“小冰河时代”,然而明朝面临的小冰河期较为严重,是有史以来最为寒冷,而且寒冷期持续最长的一次。从大明立朝开始,明朝就一直处于小冰河期,而且从正统年间到明末一直是越来越冷,(据史料记载:弘治十一年夏天,临安地区刮大风,居然冻死很多百姓;正德年间,广东的大雪几乎可以把人埋没),长时间的低温导致明朝百姓庄稼收成锐减。
明朝末年,由于各地战事频发,军费爆涨,国库大部分钱都拿去充当了军费,国家财政吃紧。
而此时的东林党居然免除了地主阶级工商税,把赋税加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同时为了减少财政负担,精简机构,撤掉部分驿站和驿站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后来的义军首领李自成。
三、农民起义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王二首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天启八年(1628年),陕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领导饥民起义,全陕响应。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起义,李自成后来投入高迎祥军中。
高迎祥牺牲于陕西被孙传庭伏击牺牲后,起义军逐渐形成为两支劲旅,一支由张献忠领导,活动在湖北、徽、河南一带;另一支由李自成领导,活动在甘肃、宁夏、陕西一带。
崇祯十七(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跑到煤山自溢,明朝灭亡!
四、明清战争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建州左衞都督努尔哈赤宣布脱离明朝统治,以「七大恨」誓师,历数大明朝廷对建州女真的七大罪状,正式向明朝宣战。
其间经历了:辽顺之战、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广宁之战、松锦大战、松山之战等大小战役。
1644年二月李自成占领北京,四月十五日,三海关守将吴三桂因爱妾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霸占,一怒之下,向清兵请降。四月二十二,多尔滚率十余万清兵入关,四月三十日,李自成败退北京。
1644年五月初三,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建立“南明”王朝。
1683年九月,明郑覆灭,明清战争历时超过六十五年之久,最后一个汉族的大一统王朝沦陷。
明朝的灭亡,始于党争,毁于人祸,亡于内乱,而清兵却是那只黄雀!